喜的是這次整體氛圍比上次寬松很多,他可以查閱到大量的當代基礎知識。
只要他想,只要他能堅持,只要他智商水平足夠,無論何種學科何種行業,教育資料庫中的知識體系都足夠他從入門學到博士。
憂的是這千百年來陸續產生的往期研究成果,竟作為史料被珍藏進了史料庫。
史料庫的查閱門檻也不高,他曾經都達到了。
某一門學科拿到碩士學位,又或者成為某個研究所的外聘人員。
可這次都沒有凝血血清給他展現自我了,更新體測數據已經兩天,他也沒得到盤古院的召喚。
陳鋒分析應該是雖然自己刷新了記錄,但刷新的程度還不夠,不足以引起驚嘆。
那么他還能考慮從現在開始攻讀某個學科,拿到碩士學位。
學位是底層人晉升時必須邁過的階梯,學位越高,就越能自主的選擇接觸更多知識體系,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批準,權限自動提升。
在登上學位階梯之前,知識完全不設防,但學位本身就是個攔路虎。
那么,接下來到底該以什么方向為主呢?
陳鋒陷入了困惑。
想辦法成為編外人員,還是從現在開始讀小學?
他很快做出決定。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先從基礎知識學起,我就不信了!
他翻開小學教材。
十分鐘后,他選擇了右上角點叉。
感覺得從幼兒園教材學起。
他又翻開幼兒園教材。
良久。
看著幼教教材里那一長串字符組成的物理公式,每個字母和文字他都認識,但結合起來就是不懂什么意思。
無語凝噎。
現在的孩子……都這么早熟嗎?
這個時代的基因液怕是又名催長素吧?
好打擊人啊。
光是幼教教材,就在不斷的顛覆他的科學觀。
若是以前,他恐怕當場就放棄了。
但這次因為凝血血清的效應,他知道自己的記憶力和理解速度提高了些,更自信一點,他決定試試。
實在受夠了每次過來之后,一接觸到科技知識就總覺得自己是智障的滋味了。
距離晨練還有一個小時,他爭分奪秒如饑似渴全力以赴的吸收著這些新知識。
一個小時候,他終于學完了十二年制義務教育幼教班一學年上冊教材《科學》的第一章第一小節。
這節課里講述了物理、天文、化學和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脫胎自五百年前謝爾蓋留下的少兒培養體系。
陳鋒開始琢磨,能不能把里面的基礎理論提煉出來,等回去之后拿去革新時代。
但很快他就認識到這件事不太可行。
知識體系的顛覆太猛烈,年代跨度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