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不合理了。
擁有太陽系屏障這種科技水平的文明,不該如此輕易的受到空間距離的限制。
其主要作戰單位完全該早早的在太陽系外開個蟲洞之類的超光速飛行,幾乎與屏障同時抵達。
如今這樣,只能是因為,太陽系屏障與對方戰艦航行速度體現出來的科技含量,有著天塹鴻溝的代差。
陳鋒得出了結論。
太陽系屏障與入侵者自有的科技體系不相容!
這不是屬于他們這個文明的東西。
生產與制造屏障的,是另一個更加強大與先進的文明。
這狀況,大約等同于當年歐洲人登陸美洲,介入兩個原住民部落的戰爭,以糧食和建筑材料為支付條件,向其中一個原住民部落提供了火銃火炮。
陳鋒又一次激動起來。
這又是一個入侵者的巨大弱點!
嗯,記下小本本。
他的思維再度回到另一件事上。
以前,入侵者利用思維滲透,將一種超微粒子潛伏在指揮官們的小愛好承載物中。
在大戰在即的關鍵時刻,他們激活了這種超微粒子,將這些小愛好承載物轉化為反物質炸彈,瞬間摧毀人類龐大的艦隊。
后來,陳鋒讓歐青嵐給這超微粒子起個名字,
兩人將其起名為涉粒子。
這次指揮官們的小愛好沒有了。
一方面是《世外之歌》失效了,另一方面,陳鋒認為,這一次應該也沒有涉粒子炸彈的存在。
因為通過遙控太陽系屏障對人類命運形成干涉的行動,需要消耗某種能量。
這種能量有限。
要么,可以播放《世外之歌》,并在指揮官身邊藏匿下涉粒子炸彈。
要么,可以培育并催化S菌。
他們只能做到其中一件事!
第三個重要訊息,被他抽絲剝繭的分析出來了。
陳鋒的推演繼續深入。
以前的涉粒子炸彈從何而來?
太陽系屏障是如何在無聲無息間,干涉與影響地球上的基本粒子規則,并形成涉粒子的?
涉粒子為什么不是遍布全球,在不同的地區平均分配,而是集中在戰艦艦長以及眾多軍事指揮官的身邊?
構建涉粒子的過程,與這些指揮官的愛好有什么關聯?
當一個人喜歡什么,看見什么東西時,大腦的思維模式又會有什么改變?
在人的精神層面先被思維滲透干擾后,會不會有一種特殊的量子波動,伴隨人的大腦思維運動而誕生,并匯聚到愛好承載物上,并最終催化生成了涉粒子?
如果讀懂這整個過程,我是否能逆推其原理,也制造出涉粒子來,并找到將其激活的辦法?
那么我們豈不是可以學姑蘇慕容復,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在迷迷糊糊的推演間,陳鋒終于因為疲憊而沉沉睡去。
這一覺,他睡得格外香甜。
因為他哪怕進入了深度睡眠的夢境,也依然在夢里做著看似不可能得到答案的推演。
這次過來之后,由于身體上的優勢不復存在,陳鋒又不甘于在平庸中沉淪的命運,而不得不拼命開動自己的腦筋。
倒是讓他過去因為依賴身體優勢而變得略顯生銹腦子格外活躍起來。
所以,人的潛力總是無限的。
不逼一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腦子多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