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也嗅到了賴恩的“辛苦”,非常感動,并比出個中指。
唉,太勉強了。
科學和藝術還是不同。
雖然賴恩是天才,但畢竟大家思維層次相差了一千年。
并且越是天才的人,骨子里其實越是自負。
賴恩擱陳峰面前時,因著救命之恩與他本人對陳鋒藝術成就的認可,顯得很謙遜,但其實骨子里依然自負且堅定。
陳鋒苦惱的掛斷電話,并在心中拿出新的主意。
必須直接拿出點真東西了,否則哪怕用救命之恩去綁架對方,最后恐怕也不能取得太好的結果。
必須在除了音樂之外,也就是學術上悄然折服賴恩,使其產生主動追隨自己的念頭!
時間還有六天,夠了。
振作精神,陳鋒向著學術的高塔再次發起沖擊。
一部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世人從未想象到過的“學術論著”逐漸拉開帷幕。
陳鋒將自己精心挑選的所有“靈感與猜想”全部往里懟。
在這本書里,他也不管什么前后邏輯關聯與產業鏈了,反正感覺能用的,就直接撈。
他將書名命名為《狂人猜想集》。
在這里,陳鋒耍了個花招。
明明他給的是確鑿答案,但卻自貶身份,只說這是狂人猜想。
那么可以有效避免很多杠精學者的挑刺。
但是,愿意相信他的狂想,并不斷深入發掘,且又有能力拿出成果的人,便能順著他的這本標準答案找到真理。
陳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既不把杠精勾引進錯誤的溝里,又能給到需要答案的人以指引前路的光明。
在這本書里,陳鋒完成了下列“偉大成就”。
他先通過強行寫公式的方法,極大程度推進PvsNP問題、納維葉-斯托克斯方程、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黎曼猜想、貝赫和斯維納通-戴爾猜想、霍奇猜想的研究進程。
陳鋒沒有直接解決這六大難題,只是將其在現有研究的進程上,往前推進了短則十年,長則三十年的跨度。
具體怎么推進,怎么抓住節點,是一件十分精致與考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思考與運算,同樣也需要準確的直覺,銀河人類陳鋒有這直覺。
陳鋒還對對中子星相互間對撞時,金與鉛這兩個超重元素誕生過程中的質能轉化過程進行了概念式推演與公式化論證。
他對電子、μ介子和陶粒子等微中子質量,進行了準確描述以及重新分類。
初步闡述各種微中子與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關系。
在2020年,這些問題已經都解決到某個程度,但還不夠精確。
陳鋒拿出了本該在2050年后才得到的更進一步精確的答案,并將利用這答案反推出來的論證公式進行了逆向描述,偽裝出一幅是由該公式推論得出結果的模樣。
還沒完。
書中他又大膽妄論物質本源。
他明確告訴世人,在人類當前無法企及與理解的超高溫度和超高密度條件下,夸克可再分。
物質的微觀層面下一個階段的性質發生了無可爭議的本質改變。
再分之后的物質/能量可以順延現代人類的命名方式——前子。
前子很確鑿的處在無時無刻不質能轉化的狀態,且有如下三十六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