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登機牌,闖進去就是不合規矩。
但這么多人又不可能沒事每人懟一張商務艙的票,事情當場僵住。
七八十人圍在門口,有人開始給機場負責人敲電話,有人則在與擋路的主管與工作人員分說,這是涉及到全球科技界的大事,你們別擋歷史車輪。
至于說著大事的人,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究竟什么事,有多大,可林頓的人神態如此緊張,肯定小不了。
反正這么多人都來了,事兒即便曾經小,現在也大了起來。
還有人在揮舞著手臂,對里面大約相隔二十幾米的陳鋒呼喊。
其實陳鋒早留意到這群人,但他面前的電影即將大結局。
看了眼電影進度條,嗯,還有十分鐘,剛剛好。
陳鋒調大了音量,繼續有滋有味的看了起來。
他早已預料到《狂人猜想集2.0版》會讓局面改觀,但本以為可能還得要幾天發酵,然后自己在洛杉磯穩坐釣魚臺,等這些直鉤中餌的魚兒們自投羅網。
結果自己在機場都被截了,他倒也蠻意外的。
機場大廳里人來人往,不少人漸漸留心到這頭。
又有些原本是要進貴賓室的乘客也認出了這群擋路老頭老太的身份。
他們既緊張且激動,又畏畏縮縮的不敢靠近,挖空心思琢磨該如何套近乎,怎樣在這些人心中留下個好印象。
但他們心中卻又不由自主的產生好奇。
這些平時日程安排得一個比一個滿,即便是商務合作也要排隊預約的頂級學界人士扎堆跑這里干嘛呢?
終于,十分鐘過去,機場管理負責人快頂不住壓力,只能做主放行時,陳鋒緩緩站了起來。
他扭頭往這邊看,裝出副很驚詫的模樣,一邊走一邊取下耳機,快步走來。
靠到近前,陳鋒看著勞爾森與伊倫等人,撓了撓頭,“各位,什么情況?”
一直偷偷打量這邊的行人們統統傻了眼。
什么鬼?
這個華人臉孔的年輕人是誰?
十萬個為什么在人們心中涌起。
只有少數見多識廣的人陸續認出陳鋒。
那個寫歌的,用三角翼在出事的直升飛機上救人的,寫出《狂人猜想集》的中國人。
不否認他的成就,但這群學界巨擘沒理由對他這樣熱情啊。
沒人在乎吃瓜群眾心里在想什么,勞爾森正在瘋狂組織語言,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化解昨天的“誤會”。
他湊了上來,“陳先生,那個……”
“有話請直說,我這就要回黑色學術泥潭里去明珠暗投了。如果你是想邀請我加入你們,大可不必,高攀不上。”
場面有些尷尬。
但其實這些人卻不知陳鋒這是肺腑之言。
他腦子里裝著這些東西,但現在他本身卻從未從事過一天的科研工作,讓他進實驗室穿個白大褂,摸一臺儀器都可能炸機,讓他帶個項目組,沒有得力助手的話怕也難,讓他給人講課,他甚至能不留神說漏嘴講到三十一世紀的知識,整個垮掉。
他真高攀不上。
但別人卻不這樣想,只當他是還在氣憤。
很顯然,陳鋒用兩本猜想集,一手勾畫出了個輪廓清晰,看得見摸得著的科學疆域。
目前這塊疆域的門鑰匙完全屬于他,旁人根本無法覬覦,只能從他的指縫里露出的油水中吸收點營養。
如果讓他就這樣帶著怨念走了,萬一他真像自己等人排擠中國那樣,排擠自己。
以后還有勇氣說美國掌握了全球第一的科研能力嗎?
那邊正有座翻不過去的大山用仇恨的眼神俯視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