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七老八十的爺爺奶奶輩用微博,挺難的。
陳鋒也接到了無數個通過各種關系敲來的私人通話。
不過他現在早已改了規矩,一個號碼專門用來與自己人聯系,另一個號碼勉強對外,寫在名片上。
但目前他是屏蔽了所有陌生號碼,所以通通打不通。
不過這些人找他也不難,給星峰娛樂或者歐禾集團董事長歐國華打,一樣意思。
但那邊幫陳鋒把這些事情都給暫且擋了。
謝邀,人在美國,下飛機有一陣子了。
這邊,當翻譯到位后,英語學術圈一層一層炸開。
數學領域內,隨著菲獎得主們每往前多走一步,就公布一次驗算結果,炸得比較快。
物理和生物領域內,由于涉及到的研究更難落實到紙面上,現在也幾乎不具備實驗論證的條件,倒依然有些似是而非,需要時間消化與沉淀。
但總之,依然是老樣子,他的理論現在既不能證實,又無法被證偽,恰如當年提出廣義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以及提出量子物理基礎概念的普朗克。
比起百年前的前輩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推廣自己的學術成果,如今的陳鋒成名其實更快。
時代不一樣了,信息化的程度也不一樣了。
只要他想,并且有真東西,一個重大的成果往往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便能傳遍全世界。
尤其他在2.0版中還特別標注了,不設置知識產權限制,任何雜志、任何學術平臺都可以無條件轉發,也不限制引申論文的編著,并且不收取任何授權費用。
諸如SCN、新英格蘭醫學、柳葉刀等等頂級刊物的平臺,想也不想先轉了中文論文,同時自行組織人力快速翻譯,爭取早點把英文譯文版的權威地位搶到自己手里,免得被某些不入流的小雜志虎口奪食。
這又是陳鋒掀起的另一種概念的良性學術競爭,在競爭的幫助下,他影響力瞬間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
具體的體現,便是他正老神在在的翹著二郎腿坐波士頓機場的貴賓候機廳里,摸出手機撐著下巴看電影,外面卻突然鬧鬧哄哄的來了一大片林頓研究院以及同在波士頓的其他研究院和大學的掌權者與學界巨擘。
其實這些人大部分也不知道自己來這里干嘛,反正聽說陳鋒要走,林頓研究院的人蹭的就沖了出來,其他大學與研究院的人尋思既然林頓都動了,我們也動一動吧。
不然萬一發生什么大事,我們都不知道是個什么,那挺沒面子的。
結果便成了現在這樣,少說來了七八十人。
大部分都是老頭老太,少部分西裝革履的青壯年,但也都是叫得上名號的大學校長或者知名學者。
雖然來的都是大佬,但機場總有機場的規矩。
局促的機場工作人員緊張的漲紅了臉,把這黑壓壓一大片人給攔在貴賓室門外。
這位碩士學歷的機場工作人員,本就在康頓大學攻讀博士,一眼就從人群里看到了自己的校長。
可憐的白胖校長哪有平時在學校的氣度風范,夾在一群老頭老太里,雙手緊緊抱著衣服,比她本人還小心翼翼,生怕把身邊的人給撞著。
她再晃眼一瞧,還真有好多叫得上名字的熟面孔。
什么情況呀!
科技部長來波士頓了嗎?
那這些大佬也不可能這樣跑來接呀!
來一個兩個都給足面子了。
更麻煩的是,現在這些人似乎都想涌進貴賓室里。
放人呢,丟工作。
不放人呢,天知道又會發生什么。
工作人員用求救的眼神看向身后遠處的主管。
主管見躲不過,吞吞口水,鼓起勇氣走上前來,“那個,各位,請出示你們的登機牌。”
他當然也認識這些人,但裝不認識是最明智的選擇。
勞爾森等人倒是一愣,來得太倉促,忘了這茬,畢竟之前也沒想到陳鋒會“躲進”貴賓室。
如果他在候機大廳的話,就能直接圍上去,可他在貴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