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一定數量規模的Z菌將會集中到這些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去,并附著在其神經元上,悄然完成寄生同化。
再利用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原有的神經鏈接,Z菌的個體相互間形成了關聯。
隨后,一種類似于人類的腦部分工,但復雜程度低很多的Z菌群體智慧,將會從這種強相關的群體中萌芽。
體現在外部的結果,是這個原本不具備智慧的生命,變成了具備智慧的個體。
體現在內部的本質,則是無數個Z菌個體組合了起來,形成了群體智慧。
哪怕這個智慧的水平依然很低級,但相較于各種動物本身,卻依然是質變。
腦部智慧改變后,變化并未停止。
可能是為了匹配具備智慧后的中樞神經系統消耗,也可能是Z菌的基因本能,這個被感染的個體的身體結構,將會被重新喚醒快速分裂與定向基因表達的本能,其過程類似于從胚胎到成熟個體的過程,但要更復雜得多。
在完成這個過程后,被感染的動物會發生劇烈改變,呈現出地球生物不可能具備的特性。
被感染個體可能會獲得更大的體型,以支撐更多的Z菌,得到更高的智慧,也可能會保持原有體型,僅維持基本的智慧。
這種全新的動物,被命名為滅絕動物。
陳鋒在史料回顧中看到這一段文字描述時,腦子里第一時間回想起的,是入侵者的蜻蜓戰機。
想起那玩意兒的殺傷力,他頭皮一陣發麻。
真的玩脫了。
這次復眼者放大招了,拿出壓箱底的玩意兒了。
讓二十六世紀的人面對蜻蜓戰機?
有戰而勝之的可能嗎?
沒有!
只是一架蜻蜓戰機,便足以完全摧毀二十六世紀的整個人類文明!
雙方的科技代差太大,那時候人類的任何武器,都不可能對蜻蜓戰機造成絲毫傷害。
或許一架蜻蜓戰機不能瞬間摧毀整個文明,但在封閉的太陽系空間內,它能像個索命的死神,一個城市一片區域一個星球這樣一點一點的掃蕩收割。
給蜻蜓戰機幾十年的時間,它能一個一個的點殺完三百七十億人。
無處可逃,所有人都只能引頸就戮。
繼續看下去,陳鋒稍微松了口氣。
畢竟是建立在地球原有動物基礎之上的二次改造,會有一些提升,但潛力不足以支撐到蜻蜓戰機的高度。
不過這依然不可小覷。
滅絕動物既有智慧,又有不可思議的生物武器結構,對人類的殺傷力自不必多說。
更陰險的是,這次入侵者依然使用了蟄伏爆發的思路,刻意的控制了Z菌爆發的時間節點。
一開始,被Z菌滲透的動物并未表現出明顯的外觀變化,性情也沒什么改變,只是不斷悄然加大活動范圍,無聲無息的散播細菌。
這個潛伏極其隱蔽與陰險。
Z菌偽裝成了一種完全無害的普通細菌。
即便有生物學家發現了端倪,也沒能意識到其危險性,只把它當成了是一種生物界自然進化的新物種。
這個偽裝也不難,只要Z菌的基因信息中刻意的控制住單體內的種群數量,不超過一萬個,本來就不會表現出任何智慧特征。
以人類的生物知識層面,幾乎沒人能想到,宇宙里真的會有某種細菌,在達到一萬的種群數量后,真能突然誕生群體智慧,并且甚至最高能支撐兩百億的巨大種群數量,形成完全不輸人類的完整智慧呢?
超級生物學家賴聞明早在2546年便已在一只蜻蜓中發現Z菌的存在,但就連他也沒能意識到這點。
他有刻意的培養出一小團總量達到百億的Z菌。
但賴聞明也被Z菌影帝級的“裝瘋賣傻”騙過去了。
時間轉眼過去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