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又在國內多呆了兩天,再去檢視了一下星鋒研究院的工程進度,然后又留下星峰娛樂接下來的部分全新詳細規劃思路,然后他馬不停蹄的再去了大洋對岸。
陳鋒沒想到《論外星文明的威脅》這個小小的課題組影響力竟比他想象的還要龐大。
他更沒想到伊倫與他第二次交談后,非但沒有動搖自己的看法,反而更堅定了,并且又拉了好幾名同樣等級的科學家下水。
伊倫表示,他正試圖說服幾個人做出一個重大決定。
如果一切順利,陳鋒將能看到一些足以證明很多東西的證據。
但在此之前,需要陳鋒本人過來一趟,甚至需要他本人拿出更多東西證明他的觀點。
其實陳鋒隱約能猜到伊倫想給他看什么。
52區地下基地。
以及里面的一艘長三十三米的雙軸結構外星艦船殘骸。
這東西聽起來挺唬人。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時代,這事甚至可以被視為人類最大的機密之一。
無數認為外星人存在,并造訪過地球的人對其趨之若鶩,奉若圭皋,并堅定的認為51區里一定有被遮掩的秘密。
這秘密可以解答一切疑惑。
但陳大師表示,首先,秘密并不在你們想的51區,而是52區。
并且他本人對這秘密不太感興趣。
原因無他,他早就看過相關的詳細資料。
甚至可能他知道的東西比這個時代里的所有人加起來的還多。
二十一世紀的秘密到了三十一世紀,尤其是在他兩次坐到領袖寶座上后,那都不叫個事。
如果他更八卦些,他甚至連瑪蓮夢露之死的真正秘辛都能翻出來。
他在三十一世紀時,不只一次親自造訪過那艘艦船殘骸,還拿到了詳盡的分析報告,甚至更親自上手過。
這個時代的人們無法破譯的材料學秘辛,在他面前根本無足掛齒。
再加上這次又得到了殖民地艦隊送來的情報,陳鋒已經知道這艘雙軸小型艦船殘骸來自哪個文明。
正是迷族。
在三十一世紀的學者們整理給他的學術報告里不但明確剖析了其材質,還根據其微觀結構和布局推算出這艘艦船的制造者應該是一種類人形生物,且為碳基和金屬結合的生命體。
之前陳鋒并不知道這就是迷族,后面知道了。
迷族的主力發展方向不必贅述。
涉粒子炸彈、黑洞炸彈、復眼者球艦外殼材質、排斥力場等科技并非復眼者自身體系,大概率都是迷族的成果,被戰勝者吸收了而已。
所以迷族的主要路線,應該是純物理層面的進階為主。
迷族的大腦運算能力應該極強,情緒表達方面則大概率很弱。
除了這些信息,三十一世紀的學者們和繁星還推算出,這艘戰艦中曾經有過等級很高的人工智能。
迷族的艦船材質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眼中屬于完全看不懂的類型,性能也十分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