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松還在興沖沖的分析,“早在一千萬年前,這艘艦船就已經在地球上了。并且它還沒帶任何武器,這是我的論點支撐。我認為這艘艦船背后的文明對人類充滿善意。它應該是一個觀察站,也可能在無形中牽引我們的文明前行。”
陳鋒不置可否,然后假裝不知情的問道:“那里面的人呢?”
“沒有人,也沒有尸骸。我們是根據椅子的結構推測出的外星人體型。它是無人操控的,只是被放置在了地球上,與我們投放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功能相似。”
陳鋒攤手,“好吧。”
門德爾松認為宇宙友善的論點支撐都在這里了。
陳鋒認可他的部分看法,迷族的確還挺友善的。
奈何好人不長命,禍害千秋萬代。
當然了,迷族也可能只是還沒來得及干壞事,就被更壞的大反派給滅了。
陳鋒知道的事情更多。
雙軸艦船的確早在千萬年前就落戶到地球之上,并深入地下達到七十五公里。
艦船的乘員早已離開,但其內部的智腦并未關閉,而是通過中微子掃描悄悄的監測全球,然后智腦會將收集到的信息通過量子網絡傳輸回迷族母星,亦或是別的什么地方。
陳鋒并不確定迷族艦船在人類誕生與演變的過程中是否發揮什么重要作用。
但未來的科研人員普遍認為,迷族艦船只是很堅定的扮演了純粹觀察者的角色,俗稱什么事都沒做。
艦船的供能則主要依賴撐開的太陽能光翼。
百萬年前,迷族文明被迫卷入了與復眼文明的慘烈戰爭,并最終戰敗滅亡。
自此,這艘雙軸艦船就與迷族主控電腦失去聯系,成了無主之物。
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球便已經進入了復眼文明的視野。
但當時的人類還只是剛學會收集山火的直立猿,地球處于徹底的文明真空,就連被圈養的價值都沒有。
不過雙軸艦船雖然失去了操控者,但其智腦依然忠實的執行著觀察指令。
1947年,雙軸艦船應該按照原定計劃離開地球,返回迷族基地。
它悄然鉆往地面,并上浮至大氣層中,同時通過高頻量子網絡向母星或者基地發送信號,等待定位牽引。
變故發生了。
它沒有等到母星或基地的信號,同時又在夜間遭遇了極端雷電氣候。
因為長達千萬年的地底潛伏,艦船的能源本就不足,在被雷電多次命中后,又被雷電多次命中,自動激發護盾,最終導致供能不足。
它開始按照預定的自我保護程序準備返回地球地面,同時撐開太陽能光翼以利用夜間微光充能,并將在第二天白天時重新升空以脫離大氣層。
但黑天鵝效應繼續生效,在下落的過程中,它被防空導彈集中了。
如果護盾能源充足,這防空導彈的破壞力就連給它撓癢癢都不配。
然而此時的它剛好因能源不足而失去了護盾。
導彈擊毀了它的太陽能光翼,并直接導致其墜落在羅斯維爾市,然后被聯邦軍隊“捕獲”。
這便是陳鋒從一千年后看到的關于世界知名的“羅斯維爾事件”的全部解析,并附加上他本人對迷族的了解而新增的推測,最終得出的分析結論。
陳大師認為,這基本符合事實了。
一邊聊著,眾人走到雙軸艦船下方。
陳鋒看著艦船乘員艙打開的大門,難得的夸贊了一句,“還挺不錯,難怪你們知道里面沒武器系統。對了,這門是怎么打開的?”
門德爾松略尷尬的說道:“在一場核試驗中炸開的。當時這扇門損壞很嚴重,但還是自行修復了。不過打開與關閉都屬于它的常態,所以我們就一直開著。萬一不小心關掉的話,恐怕得再炸一次。”
陳鋒白眼狂翻,很想給門德爾松比個大拇指。
你們夠狠,也不怕炸沒了。
好吧他終于知道了一千年后的史料里也沒能查出的秘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