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修復這射電望遠鏡,陳鋒用掉了六塊蛇膽生物電池,也沒頂住消耗。
幸好他又成功的通過拼裝出穩壓器,做成了一組可以同時放入二十枚狼牙的組合式寬幅供能盒。
這東西的原理說來簡單,但狼牙的生物電池穩定性不如蛇膽,電壓變頻極快,并且每顆狼牙中蘊含的能量從電壓到電流,再到變頻幅度都有或大或小的區別。
為了制作這寬幅穩壓器,陳鋒可謂絞盡腦汁,組合了無數個元器件,千辛萬苦摸索出一套自適應供能體系,再BOOM了七八次,又不斷微調,攏共白瞎數千個零件,才順利完成。
這代表他的能源支配總量大跨步前進了。
世界上的狼很多,狼牙用完了還能換虎尾骨節,陳鋒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供能問題。
他的自信大為提升。
他甚至感覺要不是自己只得一人,精力和能力實在不夠用,給他個幾年時間,甚至能拼出純粹的夸克定向合成儀,定向憑空制造材料,再弄出量子芯片鍛刻機,真能自力更生把輔助人工智能的問題解決了。
總之,滿地都是可用垃圾的世界,為他的個人生產力創造了先決條件,但他個人的聰明才智與經驗性的直覺反應,才是帶來個人生產力大爆發的核心驅動力。
確定太陽穹頂真已不在后,陳鋒立馬冒出了新思路。
雖然難度依然無限大,但陳鋒確定了三個大方針。
第一,進一步打造大型工程類機械,提高個人生產力。
第二,依然不放棄重建人工智能算力,以培養出個類似于曾經的智能助手小薇的存在為最高目標。至于繁星那個等級,他不敢奢望。
第三,不計一切代價的拼裝艦船,以重新掌握太空航行能力為最高目標。
沒辦法指望別人來救,他一切都得靠自己。
有一件事他還沒考慮清楚,有機會的話,到底要不要去殖民地看看。
現在有兩種可能。
復眼文明知道他依然存在,亦或是不知道。
第二種的可能性比較大。
那么如果他一直潛伏著,獨立于人類殖民地陣營之外,只要不迎頭撞上復眼艦隊又或是其探測器,他都能悄悄的搞事。
可這樣的話,自己就無法參與到戰爭中去。
陳鋒倒沒膨脹到認為有自己人類就能戰而勝之,只是他習慣了永遠沖鋒在前,要讓他當個局外人,難免不適。
而且萬一這次殖民地的艦隊夠給力,能多破解出一些棱艦的奧秘,甚至能破了太陽穹頂的封鎖呢?
自己孤立在外,無法得到詳細信息,那大家不是白白犧牲,又浪費了一條時間線嗎?
可如果我悄悄的獨立行動,是不是能多活一些年,多走一些星系,多看到些宇宙奇跡。
說不定我又能從宇宙奇跡里,找到新的靈感亦或是能帶走的理論依據,并引動革命性的科技革新呢?
那么,怎樣的選擇才是最好?
我到底該怎么辦?
陳鋒再度迷惘。
他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面臨的邏輯困境卻只有增無減,需要做的艱難抉擇也越來越多。
每個抉擇都代表著不同的可能,都可能有不同的收獲,也潛伏著不同的危險。
這一條條的邏輯分岔路,將他個人與文明的方向分別導向一個又一個未知的結果,即便是他也難以當機立斷。
更苦的是以前總有別人給他當參謀,這次沒,全都得自力更生。
要換個人如陳鋒這樣帶著無盡的困惑獨自過活,恐怕什么事都干不成,但他沒有。
不知不覺又數月過去。
在這幾個月里他做成幾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