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可能性成立,那么如果謝爾蓋真的已經死了,又已經三十年過去,以ZS菌的信息傳遞能力,以及ZS菌載體動物相互間的聯系,敵意指令中關于謝爾蓋的部分應該已經逐漸消散了,但卻并沒有。
每當陳鋒想解答一個疑問,總會得到更多的疑問。
如果是之前的他,必然已經放棄思考,但這次他決定繼續深入琢磨。
漸漸的,第三種可能從他腦海深處浮現。
謝爾蓋對他自己進行了克隆,并建立了秘密基地,在這五百年來,一直利用自動設定的默認程序對自身進行克隆。
那具尸骸的主人不是謝爾蓋,而是他的克隆人。
每一個謝爾蓋的克隆人死去后,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出現新的謝爾蓋。
所以,動物們一直在追殺他。
當這判斷出現之后,陳鋒只猶豫了不足十秒,便認定了這看似只是可能,卻根本是必然的結論。
所以,新的重點出現了。
謝爾蓋的秘密基地到底在哪里?
他的秘密基地里到底還保存著多少東西?
陳鋒腦海中的量子風暴再度爆發,海量的信息噴泉般涌出。
被他殺死的巨鯨雖然是變異種,但變異之前應該是藍鯨。
二十一世紀時,地球上的藍鯨分布情況,以及大型藍鯨的活動規律是什么?
謝爾蓋本人的生平事跡中表露出的他的個人性格與傾向。
如果要實現自動化克隆,并且在四百余年后還能保持如此精準的控制,那么這項技術中必定不只謝爾蓋一人的功勞,二十六世紀中的另一個比他更年長的天才賴聞明,很可能也有參與。
那么綜合考慮這兩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當時的世界環境,還有藍鯨的生活規律,陳鋒逐漸得出結論。
巨鯨吃掉謝爾蓋克隆體的位置,并非發生在亞洲大陸上,而是另一片澳洲大陸!
澳洲一直都有地廣人稀的特點,且與其他大陸分割較遠,是個飛地。
謝爾蓋是個瘋子科學家,經常會冒出些瘋狂的念頭,賴聞明也好不到哪兒去。
在S菌首次出現的那條時間線中,賴聞明完成自我升華,走向歷史舞臺的地方,也正是澳洲。
所以賴聞明與澳洲大陸間存在著一些命運牽絆也不足為奇。
所以如果這兩人聯手建立基地,很可能會選擇飛地澳洲。
拿定主意后,陳鋒果斷起飛,跨越太平洋,直撲澳洲。
時光如梭,他在澳洲又呆了一個月。
這個月里他不斷狩獵動物,收集更多信息。
同時他也不斷探尋澳洲上分布較稀疏,但卻依然存在的各種城市和小鎮的遺址,以及連接聚居地的大型鐵軌等道路遺跡。
3020年6月1日下午,陳鋒將重建后的路網圖和城市分布點,以及變異動物的綜合分布情況全部輸入服務器,再投放到他面前的超大顯示器上。
他端坐當場,雙目凝聚,一邊肉眼掃圖,一邊在腦海中瘋狂催動直覺去推演。
整整四個小時后,他緩緩的站將起來,拿起筆,在手繪的澳洲大陸地圖上畫下了一個小小的圓圈。
前進!
直奔哈默斯利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