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陡然變化,稍微出乎陳鋒的預料。
畢竟在《五百年規劃》中并未考慮到會有個同名同姓的程序員潘達能提前兩百余年破解掉陳鋒的加密鎖。
但結果倒是可喜的,S菌的秘密暴露后,潘達再接再厲,連續破解了《狂人猜想集》后面多個版本中暗藏的信息。
復眼文明的威脅愈加全面的暴露在世人面前。
自此,一些發生在陳鋒身上,世人曾經看不懂,理解不了的東西,漸漸被找到了答案。
當初他與牛津教授合作完成的大型社會實驗,到底表達了什么?
為什么他寧可短時間內背負罵名,也要通過52區悄悄的陰另一個國家一手。
為什么他明明掌控了絕對優勢,但心態上卻始終能保持對全人類相對的一碗水端平。
為什么《復眼者危機》這款可以讓他瞬間席卷巨量財富的游戲,會被他用完全違背游戲開發客觀規律的理念做成了個第二世界般的大學。
為什么他臨到老了,卻依然不肯放一天的假,甚至還親自上太空干那些既累又苦,看似簡單,但被他證明技術含量超高,換個人就得GG的活。
在這條時間線中,由于陳鋒本人的馬甲多開,以及刻意壓制自身在科技領域內的存在感,由他培養或者帶動的科學家一個又一個聲名鵲起,導致他過世之后,江湖上再沒了他的神奇傳說,他變成了一個只是相對比較耀眼的時代印記。
再加之他與鐘蕾的愛情在世人眼中不再那么“神仙”,他又多了個解釋不清的公開“妻子”盧薇,卻又老和鐘蕾擱在一起,他身上開始出現復雜的爭議,以至于他的個人名望不像以前那樣被拔高到令人只可仰視的程度。
削弱自己的地位,這是陳鋒的故意為之,初步達成了目標。
但是救世的成員對他的個人崇拜卻從未減弱,他們知道救世的幾名創始人員做出了多么大的犧牲,也知道陳鋒為什么會讓自己名節有虧的深意,救世成員們更深刻的明白了自己加入這個組織的意義。
這一切要素結合起來,成了救世能以最快速度消滅末世來臨時混亂意識形態的核心驅動力。
2241年底,世界政府初具雛形,然后便是漫長的談判與討論,同時也伴隨了一些小規模的地區性沖突。
正是從此時開始,原本隱藏在暗處的救世成員陸續走上臺面。
這些人不需要接管權柄,因為權柄本就在他們手中。
他們開始徹底貫徹陳鋒的理念,強勢推進融合,不斷鞏固與加強世界政府的權力以及對世界的掌控力度。
在這個時候,陳鋒之前的布局再次發揮作用。
《復眼者危機》這融合了娛樂與學習功能,幾乎成為每一個新人類成長歷程中繞不開的必修課的游戲便體現出了價值。
長達兩百年時間的第二世界滲透,讓全球語言結構變成了以漢英為主的模式,同時一些具備特色的小語種依然并未消亡。
全世界超過70%的人口至少同時掌握了兩門語言,漢語和英語。
大約63%的人口同時還掌握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另一種語言。
語言的暢通帶來了思想意識分歧的快速消弭。
按照陳鋒當初的本意,推行雙語并軌制是為了將漢語和印歐語系各自的優點結合到一起,盡可能將世人的三觀往既有遠見卓識,又足夠務實的方向推進。
陳鋒這個目標很大,非常寬泛,影響也只在潛移默化中呈現。
可在另一個方面,科技、經濟和文化方面在雙語并軌模式下的收益卻非常直觀,交流變得無比順暢,信息傳遞共鳴,再到迸發思想火花的速度也變得更快。
只有少數過于看重傳統,拒絕一切改變的特殊地區,亦或是生活在融合地區,但過于懶惰,壓根不愛動的自暴自棄者只掌握了一門語言。
這類人的表現讓人挺失望,完美符合了牛津教授的社會調查中呈現出的少量精致利己主義者的人設。
他們抗拒融合,抗拒奮斗,表示幾百年后的事,與我們有神馬關系?
要奮斗,要努力,那是你們的事,我們可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