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如此短暫,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夠辛苦夠累了,每天還得起床,還得自己吃飯,連玩個游戲也不讓我玩痛快,我特么才不聽你世界政府的安排呢。
什么見鬼的義務,什么見鬼的勞動,我才不想。
我被生下來又沒經過我的同意。
我要早知道活著這么累,我就不投胎了。
現在人工智能這么發達,讓我好好的開開心心享受一輩子不行嗎?
這么大的世界,太陽系里這么多殖民地,生產力這么過剩,多我一個飯桶,能把世界吃窮了?
拒絕改變與拒絕付出的人加起來,大約占據總人口比例的人數共計近三十億。
這個比例不低。
但這一類人并沒能對世界政府造成太大的困擾。
因為基本上,廢物在社會體系的自然培養中,就已經處在被半淘汰的狀態,幾乎不掌握任何社會權利,也沒什么資源分配權。
2245年,世界政府推出安樂計劃,給了這些反對者相對足夠合理的選擇。
地球上的五大洲被拿出兩個大洲分配給這類人居住。
火星和金星上,也同樣修建了數十個互相連通,總計可以容納十億人的大型安樂居住地。
在這些區域里,吃喝管飽,網絡服務拉滿,你們要玩,盡情的玩。
強勢的領導層給了這些懶惰者足夠的基本物質條件。
唯獨只砍了掉了三項權利。
第一,可以代替人體孕育后代的體外培養儀的免費使用權。
第二,可以代替父母完成90%以上照料后代工作量的多功能量子智能機器人的使用權。
這兩大科技極大程度減輕了新人類撫養后代的難度,讓原本耗時曠日持久的大工程,變成了一件只要想做,就能輕松搞定的小事。
但參與安樂計劃的人將失去這兩項科技帶來的便利。
世界政府的理由聽起來有些無情。
這兩項便利消耗的資源極多,代價很重,你們不創造資源,自然沒資格享受。
你們要撫育后代,可以,那你自個生,自個養,基本的教育和衣食住行條件依然會給,但你們就是得自己費神。
第三項權利說起來就有點傷人了。
立法禁止安樂者與非安樂者婚配,只能在安樂者內部結合,俗稱廢物只能和廢物搭伙。
起初,很多安樂者極力反對這三條充滿歧視意味的嚴苛條令。
甚至世界政府內部也產生了分歧,認為這會削弱生物基因的多樣性。
但在最終的投票表決中,這三條規則還是被強硬的執行了下去。
如果想要得到,那么你就必須創造。
如果你是個安樂者,并真的在乎某個非安樂者,你真的忠于愛情,那么就請你放下懶惰,嘗試著做點有意義的事,哪怕只是通過初等教育考核,成為一名可以在全自動車間中勝任信息監察工作的流水線工人都行。
前進的通道永遠向你打開,從未關閉。
鑰匙一直在你們手上,改變命運的契機只在你一念之間,就看你想打開哪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