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太陽穹頂自2589年于太陽系消失之后,在2599年又出現在了比鄰星系。
從太陽系遷入比鄰星系的基礎人口規模接近五千萬,經過兩百余年的發展,到2599年時,比鄰星系內已然擁有超過百億的人口規模。
當時人類已在比鄰星系上率先完成第五代戴森膜,并且還是三個,將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和比鄰星這三個恒星全利用了起來。
包含了比鄰星的南門二星系是繁榮程度僅次于母星太陽系的人類文明第二極,且由于三星系統的存在,具備充足能源,被認為擁有極高潛力。
但這一切在2599年后戛然而止。
太陽穹頂變成了比鄰星穹頂,并故技重施投放ZS菌。
這次人類有了準備,從一開始就執行嚴格隔離,并快速清剿行星,徹底湮滅被感染的太空站與艦船,所以比鄰星人類在付出少量犧牲后便迅速撲滅了ZS菌的威脅,前后跨度不足五年。
結果看起來還不錯,但比鄰星穹頂為維持ZS菌存在而篡改規則的時間太短,能源似乎并未耗盡。
此后比鄰星穹頂也并未消失,將這三星系統一直籠罩到了現在。
比鄰星里系的人類無法再接收外部信息,潛力被壓制,發展驟然放緩。
這般處境與上條時間線里的太陽系稍有差別。
第八條時間線里的太陽系人類領導者壓根就不確定離開的人類是否成功建成了殖民地,同時也不愿意暴露這些殖民地的存在,所以從未對外公布過自有科技。
這條時間線里,比鄰星卻依然堅持通過射電信號對外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期幫助外面的獵戶臂人類。
但在不知不覺間,比鄰星文明早已落后獵戶臂人類數個科技代差,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嚴重落后了。
比鄰星人類依然孜孜不倦的平均每隔十年集中向外公布一次信息。
最近一次公布發生在3015年。
然而比鄰星提供的科技信息庫中涉及到的幾乎所有領域,外面的獵戶臂人類早在2900年前便全部攻克了。
但沒人嘲笑比鄰星人類的“無知與落后”,只是覺得心疼。
他們本該是最有潛力的族人,只是替全人類承受了最大的壓力,變成了籠中鳥而已。
獵戶臂人類也在比鄰星穹頂上看到了入侵者的強大,從未停止過對破解穹頂的嘗試,只是一直找不到頭緒,拿穹頂依然毫無辦法。
這穹頂顯然是一種超出人類對大統一理論認知的宇宙奇跡般的存在。
陳鋒倒是從這段仿佛細枝末節的情報中得到了重要提示。
這證明了謝爾蓋關于太陽穹頂的第二個猜想。
維持不符合宇宙自然規律的異化規則,的確會持續快速消耗穹頂的儲備能量。
當能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后,穹頂會短暫失效,瞬間消失。
之前陳鋒也曾懷疑過復眼者是將穹頂直接挪走,轉移到了別的星系。
現在既然暴露出10年的空白時間,那說明在這十年里,太陽穹頂應該是召回充能了。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
這暴露出了恒星穹頂的能力上限,應該不會出現比ZS菌更強的手段了。
同時這也部分暴露出復眼文明掌握的手段上限。
人類建立了如此之多的殖民地,比鄰星只是當時比較出眾的那個而已。
但復眼者卻始終只投放了一個比鄰星穹頂。
是他們不想要更多?
顯然不可能,這么好使的東西,肯定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