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他還活著,就能讓失敗也變得有意義,下次他也能想辦法怎么維持住成功態勢。
以前陳鋒是沒得選,所以不上不行。
現在有得選了,他在做決定之前就能多琢磨一下。
他已經找到了充分的理由,成功說服了自己。
所以他改了主意,決定更功利一些,當個潛藏在暗處的“冷漠觀察者”。
陳鋒重新打開了星圖,再度看著信息變得更全面的投影。
此時一千零二十四個星門與14358個殖民星系都已經被標注了出來。
每個殖民星系的命名后方還出現了一個擴展欄,點開之后可以看到薇星加權計算出來的發展綜合參數,包括人口估算、人口比例分布估算、工業生產能力指數、科學研究能力指數、成果轉化能力指數、藝術文化指數、現有軍事力量指數、軍事潛力綜合評估等等等。
每個評估指數還能繼續細化,比如現有軍事力量指數又由不同等級規模的艦船數量、艦船科技水平含量、兵員綜合素質、特種武器加權、指揮官綜合評分加權等等方面的細化指數組成。
雖然薇星現在做的這些評估準確度還不夠高,謬誤很多,但隨著時間推移,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全面,結論會越來越趨近于現實。
陳鋒隨手點開一個繁榮的行星系統,星圖比例尺自動縮小,視界聚焦到這行星系附近。
“總人口規模億人。工人億人。工人行業分布為……”
一個龐大的行星系文明,被這樣一長串數字簡單的總結了出來。
陳鋒再退出行星系統,畫面又回到龐大的晨風帝國疆土中。
他的目光凝聚如星火,帶著股難以言喻的感傷與愧疚,以及期待。
他又想起當年人類被困死在太陽系里的時間線。
他長吸口氣,暗想道。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當我凝望夜空,總會幻想每個人的臉孔。
我導致了太陽系的覆滅,換來個全新的晨風帝國。
但我并不會以為這只是我一人的功勞。
功就是功。
過就是過。
我不管后人如何評說,只問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
如果有可能,我還是希望保住太陽系。
我將正視自己的功與過,真正重新負起領袖的責任來。
我再不會有絲毫被趕鴨子上架的念頭。
我將尊重自己的選擇,我將不再畏懼責任,不再畏懼痛苦,不再畏懼錯誤,不再彷徨。
這一次,我就袖手旁觀了!
3020年10月17日,由999999艘棱形戰艦組成的艦隊出現在距離比鄰星一光年處,比上條時間線里抵達太陽系提前了10天。
戰爭打響。
陳鋒的晨風二號,就在距離戰場不足五光年的漆黑宇宙中,背離比鄰星去往前方一個看似空曠的行星系。
那里有一個無人值守的太空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