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也想看看,假如給先哲陳鋒以無限自由的空間,他還能把人類帶到什么地步。
當然也可能賭輸。
輸掉的情況就是,假如外面的人發展一切順利,但先哲陳鋒最終卻又出生在太陽系內,被困在里面。
那么到時候到底要不要反攻太陽系,力求把他救出來,還是拋開他而遠走高飛,全員逃得更遠呢?
事情沒發生之前,沒人能做決定。
那時候人類還沒想到復眼者的追殺能力會如此恐怖,更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曲率飛行完全是沿著復眼者提前修好的“高速公路”前進。
總之,當時的人們還并未考慮到,太陽系內的人類有覆滅的風險。
雖然穹頂可能拿出新的手段,但過去多次的勝利稍微麻痹了人心。
絕大部分人都堅定的認為,太陽系里的人依然能化險為夷。
其中有部分人本打算和華中云等人一起在太陽系內堅守,但最后還是選擇服從救世會的最高作戰方略,背井離鄉走了人。
這30億人乘坐著三十萬艘,每艘可裝載十萬人的大型艦隊,在銀河圓盤內,順逆時針方向往獵戶臂的另一側推進。
艦隊名為領航艦隊。
顧名思義,領航艦隊建立的殖民地,將要扮演文明領航者的身份。
按照原計劃,領航艦隊將會選擇一個提前計劃好的,距離太陽系五十光年的核心星區繁華星系定居,并開始快速發展。
但在2519年,留在太陽系內的學者們,在超級天才弗蘭奇的帶領下率先完成真正的曲率引擎技術。
當時的曲率飛行技術可以達到光速的2.3倍。
2523年,比鄰星殖民地通過觀察光電信號,接收到來自母星的饋贈,并將其轉化為量子網絡信息,向全人類公告。
2525年,領航艦隊抵達一個提前建立的殖民地,先就此停靠,一邊短暫休整,一邊快速消化科技,改良艦船性能,提升曲率飛行極速,并將艦船極速提高至4.5倍光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2540年,在完成全部艦船列裝后,領航艦隊繼續啟程。
由于獲得了更強的航行能力,領航艦隊決定放棄原計劃,嘗試去往更遠的地方。
自此,領航艦隊時而走走停停,一直游離在太空。
當然這群英薈萃的龐大組織同樣也參與到了技術推進的過程中。
2633年,領航艦隊已經離開太陽系數百光年,艦隊中的老一輩大半已經去世,新生代們已將艦船全部替換成了可達到9.999……倍光速的頂級曲率引擎。
說來也有些悲涼,這項頂級曲率引擎技術的開發者,并非獵戶臂里的自由者們,而是被困在太陽系內,一直在與ZS菌的對抗中茍延殘喘的太陽系人類,就是謝爾蓋主持的研究院中的一個項目組,開發團隊負責人正是謝爾蓋的關門弟子。
這是太陽系里的堅守者為外面的人們所做的最后一個貢獻。
在發射出這段信號后不久,太陽系里便只剩下謝爾蓋一個活人了。
當外面的人們發現母星覆滅,心情也尤為復雜。
既為母星中的堅守者而感到悲痛,同時卻又暗帶僥幸心理。
這樣,先哲的“出生點”肯定就在外面了吧?
當然了,現在的結局表明僥幸心理都扯淡。
陳鋒還真就是一個人孤零零的降臨在地球上,并以莫大的意志支撐著自己到處撿垃圾,再撿到小福,才能順利脫困。
話回原點,也就是在2633年,提前兩百年出發,一直在往獵戶臂的邊緣前進,執行科考任務的遠航先驅探索者們在獵戶臂里的某處發現了一個十分特殊的星系。
該行星系的特殊之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