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巖石生命記載的古代歷史中,復眼文明與迷族的戰爭持續了數千年,復眼文明也只是吸收迷族身體結構上的科技,對迷族的“思想”全無興趣。
在漫長的迷族復眼戰爭史中,復眼艦隊從未更改過戰略方針,就是無腦平推,哪里有人打哪里,一步步蠶食、追擊,直至完全消滅對方。
復眼放低身段,亦或是是戰爭時間的拉長,都是地球文明進步的表現。
當復眼文明嘗試學習人類,并逐漸調整出復雜多變的戰略方針時,已經表明了人類在敵人心目中的地位超越了迷族,人類在宇宙中的文明等級也完全超越曾經的銀河霸主迷族。
陳鋒為了得到這結果,已經努力了九條時間線。
但交戰時間的延長,又不可避免的會導致信息泄露。
尤其是在影子星系內部,救世會、晨風帝國政府對《復眼者危機》系列電影與游戲、以《鋒蕾》為代表的眾多紀傳體或是幻想文學作品、鐘蕾的音樂藝術作品運用開發到了極致,陳鋒留下來的影子太多太多,幾乎無處不在。
陳鋒的形象太立體了,就連整個帝國的名字,都是以他本人的諧音命名。
陳鋒對此并不意外。
在他過來之前,考慮擴大救世會規模,嚴格執行《五百年規劃》時,就已在冥冥中隱約預見到今天。
只是當時的他沒想到最終呈現出的文明結構,會是以影子星系為核,以龐大的晨風帝國為餌的終極形態,偏偏這主意還是源自他自身。
陳鋒可以在腦海中粗略推演歷史,預測文明走向,但唯一看不懂的,反而是自己的變化。
現在他懂了。
在穿越之后,留在21世紀的自己完全沉迷在幕后黑手掌控一切的成就感里,又親自下場做太多太多事了。
改變未來,持續壓榨文明潛力,本就是火中取栗,違背宇宙規律的行為。
假設把地球人作為碳基生命的文明發展水平的上升趨勢做出條符合數學規律的曲線。
把文明歷史拉到無限長,那么文明發展趨勢在大方向上應該符合曲線回歸方程的趨勢線。
典型方程式為y隨著x的值不斷增大,y的值從零開始不斷變大,然后不斷接近1,卻永遠也抵達不了1。
這個數學中的1,正代表符合宇宙邏輯的碳基文明的上限。
但如果把文明進程劃分為以百年為單位計算的短期階段,趨勢線會時常有個陡然拔升,然后再逐漸回歸平滑。
線條在短期內看起來會像一個階梯,一跳一跳的往上走。
典型代表是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工業革命。
在這三次劇變中,人類文明先在科技層面完成厚積薄發,科技成果集中性的持續爆炸,隨后文明總生產力往往會在短時間內以每年超過10%的漲幅往上爆發式增長一大截,并持續一定年份。
然后,隨著工業化推進,當各項產業逐漸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科技爆發帶來的發展紅利逐漸被消化,生產力增速逐漸自然下滑至每年8%、5%、2%,直至幾乎停滯,并等待下一次的生產力革命帶來新的爆發式增長。
按照歷史發展的正常規律,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人類將迎來以石墨烯、基因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和生物技術為主要突破方向的第四次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