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陳鋒沒有出現,歷史走向基本不會跳出這個大框架。
在陳鋒開始干涉科技進程后,二十一世紀的前期走向也基本沒有跳出這個框架。
在正常進程中,地球人將在二十二世紀中期消化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紅利,逐漸開發太陽系內資源,并在接下來的數百年中,以十分艱難的步伐往太陽系外走。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后的幾百年里,生產力增速必然逐漸放緩,直至完全停滯,直到得到跨行星系航行能力。
沖出太陽系,就代表人類文明成功進入下一個階段,然后增速再次爆發,再逐漸平緩,如此周而復始,直到某一天文明曲線無限接近卻永遠無法抵達1這個值,最終徹底停滯。
但在第九條時間線中,第四次、第五次……一直到第十次工業革命,從二十一世紀一直持續到了三十一世紀。
人類一直在革命,就沒停過,并且每個不同階段的革命相互還有銜接。
第五次的命還沒革完,第六次就已經開始爆發,第七次也已經開始萌芽,一環扣一環,直接把工業革命這詞都給搞沒了。
人類文明的生產力上升曲線像是被人從上面捆了根繩子,一直生拉硬拽著往上扯。
發展曲線的方程式從y變成了y=2x,就筆直往上沖,只要代表時間的x能無限大,人類文明的發展水平就遲早能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
從第一條時間線與第九條時間線的對比來看,這當然是陳鋒與救世會的功勞。
宇宙客觀規律被地球人無情的踐踏在了腳下,曲線走向充滿了違和感。
違和感的落腳處,便是陳鋒做的那些事,留下的那些痕跡。
陳鋒的干涉程度越深,痕跡越明顯。
哪怕他在某些方面刻意降低存在感也沒用。
他在外面越藏,自己在救世會中的影響力反而越根深蒂固,真就成了救世這龐大組織里沒人可以繞得開,躲得過的思想烙印。
陳鋒肯定不能說留在過去的自己好心辦了壞事,畢竟進步顯而易見。
但留下烙印的地方越多,他在文明史中的影響力就同樣越深越廣,這些都是時時刻刻流傳于世的“信息素”。
帝國政府與救世也根本沒有努力隱藏,反而還在不斷放大他的影響。
人類學者可以創立脫胎自心理史學的先哲學,統治室女座超星團不知多少年的復眼文明同樣也有超強量子智慧,不可能不具備分析海量信息的能力。
復眼文明只要展現出同等水平的邏輯分析能力,再簡單的偷學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要在人群中找出陳鋒的影子,那真不要太容易。
暴露,是歷史的必然。
起碼這次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