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剛剛完成了快速吸收。這是科學院的恒星深度開發計劃,我們打算利用剩下的兩個多月時間,以最快的速度構建影子太陽開發體系。請各位過目。”
陳鋒簡單掃了一眼,具體的細節不是很懂,但結論很直白。
一旦快速開發計劃成功,影子太陽的剩余壽命會迅速的從五十億年左右縮短至五千年,能量釋放速度將會加快百萬倍。
根據分析結果顯示,假如人類可以提前五百年掌握這門技術,人類將能在部分行星系內迅速爆發生產力,目前人類的兵力規模至少可以再擴大十倍。
這是個好技術,可惜來得太晚。
陳鋒提出異議,“我看了一下影子星系里目前的能源儲備,不是還有巨量的生物電池可用嗎?沒必要為了獲得更多能源而直接壓榨影子太陽吧?”
歐青嵐搖頭道:“影子太陽的成分與太陽一模一樣,但與001恒星差別很大。影子太陽、001恒星,甚至獵戶臂內幾乎每一顆恒星都是不同的。針對不同的恒星應該有不同的開發規律。我們已經在堡壘星艦中驗證了一種行星,時間來得及的話,我們當然也想在影子星系這邊再度驗證一次,那么我們就能總結出普適性更廣的規律。先哲大人你記下來之后能帶回去,即便我們這次戰敗了。在你的下一條時間線中,也能得到這種技術的好處。”
陳鋒一愣,“這樣嗎?”
戰爭還沒打,歐青嵐等人便已經開始為下一條時間線的人做準備。
倒又正符合了林布對陳鋒的抨擊,以至于他不知如何回答。
他平靜說道:“那也行吧,你們自行斟酌。”
會議繼續。
陳鋒不再發言,而是安靜的旁聽。
影子這邊的指揮官們更改了作戰思路。
在陳鋒出現之前,他們的主要策略是盡以可能快速的殺傷棱艦為第一要務。
現在策略變了,變成了堅壁清野嚴防死守,等待陳鋒帶著迷族核心抵達。
第一層布防陣線將建立在十層戴森膜之外,以類似于玄武星系的堡壘鎖鏈陣為主。
第二重陣線則圍繞小行星帶布局。
人類將在小行星帶投放大量高機動性的兵力,并以小行星作為天然掩護,藏匿一些陸基巨炮和力場撕裂發生器。
第三重陣線則位于地球之影的公轉軌道外,火星軌道內。
人類在地球與火星之影之間,布設了共計六十四個,每個直徑達到三千公里的球形戰爭堡壘。
這六十四個堡壘圍繞太陽之影進行公轉,各自公轉軌道相互間錯開,相互間又呈微妙的相對平衡,組成了一個類似于C60足球烯的架構。
第四重陣線,則是曾經的“水星之影”,如今的一枚直徑4878公里的多面體棱鏡戰艦。
幾乎90%以上的科研力量、行政資源都集中在這枚巨大棱鏡戰艦中。
至于軍事體系的領導層,倒分布于各大艦隊中。
陳鋒對戰局安排沒什么好說的,說了也是幫倒忙,他都不置可否,只管點頭。
時光飛逝,轉眼又過去兩個多月。
以第一枚太空詭雷被觸發為標志,首批三萬艘復眼棱艦抵達了影子星系外圍。
人類最后一個繁華星系的保衛戰,正式打響。
陳鋒無法參戰,但他的五萬名學員中去了一萬四千人。
一萬四千臺最新型的,蘊含了龐大的晨風帝國一切尖端科技,一切珍稀材料,但暫且不具備折躍能力的星影戰甲在戰場上化作鋼鐵洪流。
洪流特攻隊,是這群人給自己起的名字。
陳鋒的學員們開始宣示武力,綻放人類最后的燦爛余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