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1年9月18日,棱艦艦隊帶著無與倫比的壓迫感如期而至。
但影子星系內的人們并不慌亂。
這本就在帝國高層的預測之中,人類早已做好充足預案。
整個影子星系的外圍早已被人類布設下厚度達一億公里的龐大詭雷帶。
詭雷數量逾萬億。
單個詭雷的體型僅拳頭大小,如微塵彌散在戴森膜外,各自沿著固定公轉軌道圍繞著龐大的星系旋動。
詭雷分布以靠近黃道面的位置為主,最為密集。
但為了對黃道面上空也保持一定的情報能力,依然有少量詭雷的公轉軌道與黃道面呈不同切角,最終構成了一張與戴森膜相似的被拉長的雞蛋灌餅模樣的大網。
由于詭雷距離影子太陽太遠,依靠純天然的恒星引力場,不能將詭雷牢牢的限定在固定的范圍,形成穩定的詭雷雷區。
所以每一枚詭雷都裝載了場能引擎。
所謂場能引擎,其實是類曲率引擎的變種,但輸出功率比類曲率引擎小很多,也幾乎不壓縮空間,只是利用龐大的引力場,稍微施加一點轉向力便足矣。
在場能引擎的牽引下,又有繁星的精準控制,數以萬億計的詭雷各自沿著縱橫交錯的軌道公轉,但兩兩之間卻不會碰撞,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并讓單位面積內分布的詭雷數量相對穩定。
詭雷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實物碰撞或能量場干擾后才會引爆的被動型。
另一種則是受量子網絡和引力波網絡的雙重操控,在固定范圍內出現敵人,便會全功率過載運行場能引擎,完成快速推進并落位引爆的主動型。
主動型詭雷的爆破方式包括反物質沖擊、暗能量黑洞、壓縮聚變爆破、束能震蕩波擴散等方式。
占比數量更大的被動型,則是一種源自特質行星系的特殊漿流電磁震蕩波。
漿磁詭雷爆破之后,會向四面八方甩出大量液態特殊合金,名為異磁漿流。
這些液態合金最大的特點是具備極強磁性,其磁性具備較強的金屬共鳴能力,且會以每秒十萬次的頻率,發生南北極高頻反轉。
根據晨風帝國與棱艦最近二三十年內的交鋒經歷來看,當漿磁詭雷爆破的數量達到一定基數,在固定范圍內存在足夠多的異磁漿流時,復眼棱艦的折躍能力將會稍微被克制,不再那么穩定,存在操作失誤的可能。
那么以復眼者的作戰風格,棱艦將會果斷能放棄折躍。
除此之外,逐漸擴散的變異磁場在量子掃描中也將變成指路明燈,可以幫助人類對復眼棱艦進行快速有效的定位。
這次棱艦的外形比起上次并無變化,依然是長三百公里的兩個金字塔拼接而成的結構。
人類布置在十重戴森膜層外的鎖鏈陣堡壘艦為直徑四百公里的球狀,共有三百萬艘,每艘堡壘千人,共有三十億艦載戰士。
堡壘艦上的千人各自有不同職責,各司其位,結合人工智能的輔助,千名戰士便可操控堡壘星艦。
每艘堡壘艦又有一艘百人操控的大型主戰艦,以及十艘十人操控的中型護衛艦,還有一百名操作可變形態高性能戰機的資深戰士。
這可變形態高性能戰機,正是星影戰甲的原型。
這些艦船上的戰士雖然沒被選入陳鋒的教學班,無法得到陳鋒的親手指導,但同樣有資格接觸陳鋒撰寫的培訓教材。
同時,這些人的培訓教官也參加了由丁虎負責的教官培訓課程。
經過為期四月的突擊培訓,這些原本就比較精銳的戰士們多有精進。
再結合不斷更新換代升級的裝備,這批配合鎖鏈陣堡壘艦的戰機操作員們綜合實力雖不及正宗的星影戰士,但也已稱得上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