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實驗也做過很多次,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還有另一個結論。
物理飛行的速度一定不能真正抵達光速。
當無限接近光速時,“面條人”和“面條動物”的身體將會被拉長至接近無限長的程度,神經信號根本無法從大腦抵達器官。
此時動物器官將會誤以為自己已經失去大腦,開始“自暴自棄”,進入休克狀態,并迅速死亡。
舉個比較迷信的例子,大約可以理解為古代志怪傳說中普遍認為,人的靈魂離體的時間不能太長,否則身體會死。
至于徹底抵達光速時,人體會產生什么變化,雖然已經測試過很多次,但目前學者們還不得而知。
過去的飛行載具、實驗動物以及志愿者在距離達到光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時,便已經由于被拉得太長而徹底解體,與物質被黑洞視界時發生的反應過程極為相似。
在這次的超大型實驗中,讓原始基因研究所附著在魚星人尸骸星球的背面同步加速有兩方面的考慮。
第一,陳鋒的堆疊式記憶符號并不能以能量態長時間維持在宇宙中,需要像把數據刻錄進光盤一樣,將其刻在載體上。由魚星人的身體組成的尸骸星球,正是最好的“光盤”。
第二,活著的魚星人可以對外釋放性質奇特的輻射波。這些輻射波交織而成的網膜,能讓魚星人在不噴薄介質的情況下,以穩定的光速移動。網膜與曲率泡不同,并不隔斷物質與外界的聯系,只是讓魚星人的身體產生變化,在能量與物質態間以極高的頻率震蕩切換,模擬成具備波粒二象性的光。
經過幾十年的大量實驗,科學家發現魚星人即便已經死去,這種能力也被保留了下來。
在速度持續提升并不斷逼近光速時,只要有足夠的能源供應,在空間拉長效應的刺激下,組成尸骸星球主體部分的基本粒子會自行釋放出輻射波,展現出波粒二象的震蕩特性。
這些具備震蕩特性的實能級基本粒子會與宇宙里“憑空”生成的實能顆粒發生碰撞。
參與碰撞的雙方將同時湮滅,并向外釋放出光能與熱能。
與此同時,后方灌注過來的能源又會在輻射波的影響下,在原地轉化為與尸骸星球原有的實能粒子一模一樣的復制體。
只要后方的能源供應不中斷,尸骸星球的質量并不會因為對外釋放光與熱而降低,而是保持在恒定狀態。
研究所的能源庫里儲備了總量恐怖的超級正反物質湮滅電池與快速轉化生物電池,同時還配備了性能極為強勁的暗能量捕捉收集器。
根據設計標準,在收集器不運轉的情況下,研究所的儲備能源足夠在光速狀態下維持五千年。
開啟收集器后,甚至能持續運轉上萬年。
這讓尸骸星球正好能成為人類飛行載具達到真實光速的最佳掩體。
雖然通過這種方式復活是陳鋒臨時下的決斷,但七年的準備時間,可以讓人類圍繞這一個計劃而進行大量周密的計劃與安排。
如今的晨風帝國繼承了陳鋒本人的優良傳統,不打無準備之仗,只要時間和外部條件允許,任何事情都要做到周密詳盡,不留漏洞。
……
此時的陳鋒依然在迷霧森林里蹣跚而行。
他已經不再問自己問題,因為他已經忘了自己的名字。
森林里萬籟俱寂,是因為他已經忘記了自己記憶中所有曾經聽到過的聲音。
眼前的迷霧變得漆黑如墨,伸手不見五指,什么也看不見,是因為他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視覺曾經看到過的一切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