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來掛斷了通訊,打開個人日記系統,開始快速錄入自己的反思與總結。
他展開師徒倆今天這番暢談的本意是想培養一下唐夏傲,不曾想反倒是自己又被點醒了一次。
想了很久,周東來又打開內部信息系統,查閱萬分之一秒前剛剛收到的帝國周報,翻看最新的科研進展與時政、軍事、經濟等核心內容的領導層全面通報。
良久后,周東來暗嘆口氣,自言自語道:“這樣下去的確不行啊。”
如陳鋒這樣的領袖的誕生具備太多偶然性,完全沒有復制的可能。
借用一句先哲陳鋒自己的話來說。
據野史記載,他曾在一次救世創始團隊的小規模聚會中如此說道:“我也沒辦法,我也不想把自己抬這么高。我甚至已經很努力的在削弱我的存在感了。但我必須將我從未來獲取的東西提前分享出來,并以之引領文明前行。現在是信息社會,即便是我也不可能將真相永遠藏在時間之沙的掩蓋下。”
“我做的事一定會被后世的史學家發現并考究出來,我也一定會封神。這一點我無法阻擋。在我死后,只要人類與復眼者的戰爭沒有結束,人類尚未走出銀河系步入真正的大宇宙時代,理論上人類內部不可能再誕生超過我的人物。”
“這不僅僅取決于能力與才華,而是因為我作為一個文明的中繼器,完成了太多承上啟下的工作。在大宇宙世代降臨之前,別人的工作量與成就不可能超過我。我不希望這樣,我相信你們也不想,但這是客觀事實,無法改變。”
總之,客觀事實意味著在先哲陳鋒進入胚胎復活狀態,并與整個原始基因研究所一同消失后,人類不得不進入群龍無首的沒有真·領袖的時代。
帝國本部如是,無名艦隊里也如是。
不否認在漫長的歲月和無限廣袤的疆域里誕生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賴聞明、謝爾蓋、秦光、楊國定等人,也包括現在的童玲、艾默生、周東來,以及雖然短暫但的確在艦隊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的奧菲羅斯·凱奇與索倫特·凱奇。
這些人各有各的成就,都不可小覷。
但無論再偏激的、研究的是某些領域、研究范圍只局限于某些特定時期的史學家,都無法將這些名字與先哲并列起來。
或許有人認為,在過去的每條時間線中,人類也都經歷了類似的領袖空窗期,也都這么過來了。
但過去的“成功”并不值得仿效,因為不管在過去九條時間線里人類取得了怎樣的進步,最終依然戰敗了。
這里依然引用先哲陳鋒本人的原話,“成王敗寇,無需狡辯。漂亮的戰敗與卑微的戰敗,在結果上并無本質區別。只要是輸了,就證明一定有做得不夠的地方,還需要改進。”
如今,時代又不一樣了。
不同的時局環境之下,人類文明對自身又必須提出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