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今天我們就先談到這里。你可以自由活動了,回頭等通知。”
“謝謝。”
目送著麥肯走出審訊室,三名審查官對視一眼,頗感無奈。
審查官A:“很難辦啊。”
審查官B:“是的,他的公約印記并沒有出問題,他依然意志堅定,且忠于人類。”
審查官C:“或許我們的學者與周總指揮官要頭疼了,麥肯雖然只是個例,但卻極有代表性,說明我們的命運公約也終于暴露出了缺陷。”
審查官A:“你們說,能不能在公約里增加一條強制性的內容,讓所有人都不得傷害奴族?”
審查官C:“你瘋了吧?現在可是戰爭年代,重視別的次級文明,可不代表我們是他們的打工者。我們更不是圣母。永遠記住一點,無論我們采取任何行動,都是以維護人類最高利益為唯一宗旨。”
審查官B:“麥肯也這樣想。所以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審什么。”
審查官A:“還是如實匯報上去吧,讓那些聰明的大人物來做決定。”
……
周東來默默看著眼前的報告,倍感苦惱。
當事情與命運公約牽連上關系時,他這個提出公約的“創始人”,便天然的必須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來。
可正如審查官C所說的那樣,尚處戰爭中,滅亡危機遠遠沒有解除的人類,不可能提前給自己頭頂戴上這無謂的枷鎖。
不然萬一到了戰陣上,需要部分奴族艦隊執行犧牲較大的任務時,全讓人類頂上?
這不現實,也會給指揮官們制造很大的枷鎖,并直接影響勝負。
指揮官會對奴族與人類一視同仁,無論做出任何決定,都只能是以達到戰略目標為宗旨。
該誰去攻堅,誰的傷亡會更大,只因戰局需要而決定,不能受到任何別的因素干擾。
周東來思量再三,決定將信息發回帝國本部,由本部組織更大規模的論證來定奪。
不曾想,這事兒在帝國本部里竟也制造出理念分歧來。
地球執政官會議室里,已在政壇嶄露頭角的“歷史人物”拿威綸·加布里埃爾堅定的認為應該無罪釋放麥肯,甚至還要給予嘉許。
拿威綸說道:“我不否認在多元宇宙的體系之下,復眼奴族可以創造不少的價值,對我們的統一戰線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我必須強調,在過去的歷史線中,我們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支撐到今天。現在我們足夠強大了,有能力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我們要掀起全面戰爭,是需要拉攏更多同盟。但我們在于其他文明打交道時,必須注意保證人類自我社會結構的完整,不受到其他文明的動搖。”
“他們是依附于我們而存在,等若搭我們反抗陣線的便車。他們必須在方方面面完全服從于我們的規則。麥肯上校的判斷完全正確。我認為,人類應該順勢推出奴族自治執政者評估體系。評估標準的核心參數為各族文明發展指數,以及對戰爭的貢獻度,以達到最終通過嚴格的積分制來綜合調度各族發展的目的。因為一個異族個體就懲處人類派遣出去的顧問,還是一名功勛卓著的退役戰士,動搖的是人類在多元宇宙結構中的權威,也容易讓我們的自己人感到困擾。”
拿威綸說完之后,人們陷入沉思,不少人下意識暗自點頭,倒是十分認可。
如今的拿威綸身上既有“歷史人物”的光環加持,他個人本身也表現十分優異,已經成為母星太陽系執政官體系中的重磅成員,不少人在潛意識里形成了唯他馬首是瞻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