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留級生鄭峰這是第三次參加同一個競賽。
在之前的比賽中,鄭峰已經出了名。
畢竟他總是一個納米機器人也帶不起來,其他人在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后,最少也能控制住上千個,總讓隊友九比十。
指導老師這次對鄭峰也沒抱任何期望,所以給鄭峰安排了九個比較出色的隊友,指望這些小家伙們帶鄭峰勉強混一混就完事兒了。
沒曾想,競賽剛一開始,另外九人的機器人出發之后,竟還有個編號為10的單獨一只晃晃悠悠的掉在后面。
指導老師略感欣喜。
鄭峰終于在他的教學中有了點實質進步。
從0到1,那是質變啊!
起初時,鄭峰的操作很不穩定,機器人飛行速度時快時慢。
在前方九人操控的總計三萬余個機器人組成的陣列開始接敵時,鄭峰的獨苗甚至未能及時抵達戰場。
等他終于趕到,敵人的第一層防線已被輕易攻破。
這競賽與古代的塔防游戲倒是有幾分相似,剛開始時應對起來特別輕松,等到后面難度才會階梯式不斷加大。
知道自己又拖了后腿,鄭峰挺不好意思的說道:“那個……我本來以為我又找不到機器人的呢,沒想到還成功了。但我實在太生疏,追不上你們。你們不用管我,繼續往前。”
另外九個孩子卻并未果斷拋棄鄭峰,而是稍微商量了一下,水平最高能控制近一萬個機器人的孩子說道:“鄭峰哥,我留一百個帶著你一起飛吧。沒事的,很多其他小組的機器人加起來還沒我們多呢,你別緊張。先哲曾經說過,無論地位高低,每個人都總有能發揮作用的一天。老師們在分組的時候,肯定有考慮過鄭峰哥你的作用,這是特別的安排。我們相信你!我會一邊往前,一邊帶著你一起訓練,讓你越來越熟練的。”
兩歲的孩子,還是單純。
監聽著孩子們交流的指導老師默默紅了臉,倍感羞愧。
鄭峰略顯尷尬的搖了搖頭,但也不好說什么,索性只專注于自己的獨苗,開始跟著另一個孩子分心操控的機器人做出各種各樣的訓練動作。
不知不覺,接近一個小時過去了。
孩子們往前一共推進了十層防線,機器人數量下滑至兩萬八千只。
鄭峰的獨苗倒是依然健在,并且勉強能跟上其他人的機動,只是他還沒什么戰斗力,只能躲在陣中劃水。
隨著模擬任務的闖關難度逐漸加大,其他人也逐漸沒空照顧鄭峰,只能按照配合嚴絲合縫的九人分組互相掩護突進,時而聚合攻堅,時而分散提速。
鄭峰完全游離于隊友的體系之外,但也不知道是運氣還是隨著他日漸熟練,他的閃躲技術迅速提升,他竟每每總能險死還生。
不知不覺,又過去數個小時。
小隊突進到第三十一層防御,機器人數量已然下滑至僅有三千余個,并且人數也從十個人下滑到七個。
有三人的機器人逐漸被全殲,已經淘汰了。
但奇妙的是,鄭峰這拖油瓶竟依然健在,不禁讓人嘖嘖稱奇。
二十個小時過去了。
小隊僅剩三人,機器人數量僅剩六百余,已經突破至五十二層,在第一先鋒學院中這算是合格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