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隊已經熟練掌握了躲避巡邏圓球與新生飛球的要點,順著計算出的路線趕路的過程無驚無險。為了節約時間,鄭峰甚至按下了模擬訓練的時間加速按鈕。
時間加速并不意味著降低了行軍難度,相反,由于留給小隊成員的反應時間更短,在單位時間內遭遇到的突發狀況更多,進一步提高了每個人出錯的可能性。
所以鄭峰并未一開始就把加速加到太快,而是選擇從兩倍加起。
在面臨突發狀況時,鄭峰展現出了驚人的快速動員能力,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不斷向隊員下達最準確的指令。
起初,隊員們在面對這些準備時間減半的指令時,稍顯手忙腳亂。但約莫半小時過去,在鄭峰手把手的快速指導下,隊員們終于適應了這速度。
但鄭峰馬上將時間加速上調至四倍。
又是一輪新的手忙腳亂,最終飛虎隊還是撐住了。
丁虎從鄭峰給隊員們的壓榨式操作里,品出了點童玲之前訓練他時的味道。
不同之處在于,童玲給鄭峰的訓練是死后可以重來,但第三次機械森林戰役可沒有死后重來的機會,一旦失敗,就得回到原點,浪費大量時間,之前的模擬訓練也算前功盡棄。
當然了,飛虎隊來這里的目的本就是強化訓練,所以哪怕失敗,也能得到些失敗的教訓,那也是寶貴的經驗。
鄭峰最終將時間加速鎖死在8倍。
這是其他隊員能承受的極限。
如果再快,準備時間將會被壓縮到不足3.75秒,兩支預備隊里的十個人必然忙中出錯。
出錯的領域不是身體,而是思維。
對在模擬任務中的人而言,時間加速的設定適用于一切物理現象,包括有機生物的身體反應,更包括機械結構的智慧戰械,但人腦的思維能力并未被加速。
忙亂的是人的大腦,而不是遠程控制的軀體。
每一次偽裝都需要30個人完美配合,只要一個環節出了錯,偽裝就會全盤失效,沒有補救空間。
見狀,丁虎忍不住在聊天室里點評了一句。
“其他人受不了了,這應該就是極限了吧。鄭峰這家伙膽子也太大了,也不知道他是真不把這模擬訓練的名額當回事,還是真的藝高人膽大。”
虎哥馬上被杠,負責抬杠的還是周東來。
“未必,我感覺他似乎還在想辦法。”
剛剛遠程接入聊天室的董山插嘴道:“從鄭峰的腦波活躍度依然高得異常,他肯定還在想辦法。”
一行人話音剛落不久,鄭峰果然再次玩起花活。
他將加速倍率進一步提高到了12倍。
丁虎害怕被杠,不敢再發言,心里卻已是長吁短嘆。
唉,臭小子這下膨脹大了,肯定得翻車。
三分鐘后,丁虎輕咦了一聲,略感不解。
飛虎隊又遭遇了一次巡邏飛球的隊伍,這次的隊伍規模極大,排成五列的飛球數量多達1500個,但飛虎隊依然及時反應過來,并在被對方的偵測信號掃到前0.1秒完成全部偽裝。
虎哥給震得直發愣,點了慢速重放才發現端倪。
其他隊員的準備速度并未加快。
從警報響起再到完成偽裝的總耗時依然是3.6秒。
問題出在鄭峰身上。
他發出警報下達命令的時間提前了1.25秒,甚至還在負責情報工作的馬塔·尼克勞斯之前。
丁虎心里琢磨了一陣,才將信將疑的說道:“他預判了?他是怎么在接觸到對方的蹤跡之前就判定一定會遭遇巡邏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