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繞過裕州,只能走山區小路,容易遭到蠻子襲擊!”瓦克達道。
“根據我們斥候哨騎來報,明狗都是騎兵,騎兵不利于山區作戰。他們想要在山區埋伏我軍,就必須放棄戰馬,下馬步戰。我想明狗肯定不會舍長取短吧。”尼堪道。
瓦克達眉頭微皺,想了下后道:“那就從右面山區繞過去吧,也不要全軍齊出,派遣少了斥候騎兵先行開路,發現沒有危險再繞過去。我們利用斥候騎兵探路的這段時間,也打造攻城武器,做好兩手準備。”
清軍派遣了一百余斥候哨騎,從右側山中探路去了。
半截山山中,一條小路從山谷中通過,兩邊山頭上埋伏了五百余名炮灰兵。雖然這些都是由佃戶組成的炮灰,可是這些炮灰兵其實都是流民出身的老兵了,其中有些人還曾經跟著李自成進過北京城。淮軍把繳獲的虎蹲炮、輕型佛朗機和鳥銃都給了他們,為了保險起見,曹變蛟還給這些炮灰隊加強了五十名下馬作戰的鐵甲騎兵和五十名散兵。
絕大多數的炮灰都被留在裕州城內守城了,但曹變蛟留了一萬多炮灰在山中活動,其中五百余人在半截山這里準備攔截清軍斥候哨騎,另外有一萬多人,在后面十里外修建工事,以防清軍繞路過去。
曹變蛟的用意就是以裕州城來阻攔清軍援軍,城內除了留下少數精銳淮軍士兵協助之外,其余的守城士兵都是炮灰兵。這樣就能以這座城來阻攔清軍,倘若清軍攻城的話,活動在城外的兩萬五千淮軍騎兵,可以對攻城清軍起到了牽制作用,讓清軍無法放開手腳攻城。
這樣做,曹變蛟就把李國棟的圍點打援之策貫徹到位了。
經過這幾年來的南征北戰,曹變蛟已經由原來一員單純的猛將,變成了文武雙全的將領。
“注意了,建奴要來了,別亂放銃!等建奴進入埋伏圈再打!”一名淮軍夜不收來報。
“長官放心好了,卑職也是打過仗的!一會兒建奴來了,一定讓您見識一下我們這些人打仗的手藝!”張安順道。
張安順原本是當地一名老實巴交的農民,當年闖軍來了,他被裹挾成為一名流民,跟著闖軍南征北戰,去過了很多地方。后來闖軍攻破了京城,張安順還跟著闖軍進入了京城,好好的懲治了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官老爺們。后來闖軍敗了,他同隊伍失散了,就回到老家種地。
淮軍夜不收笑道:“只要你們好好打,一定讓你們成為我們的正規軍!”
聽了這名夜不收的話,張安順心中一喜,誰不知道淮軍待遇好啊,就算是一名普通士兵,每個人二兩銀子的軍餉,而且從不克扣。二兩銀子,這意味著什么?當年的貧苦農民,一兩銀子就是一年的生活費啊!
而且加入了淮軍,吃得好穿得好,反正吃喝不愁了,將來打了勝仗,說不定還能從哪個地主老財那搶一個細皮嫩肉的女人回來當老婆。
這次淮軍的炮灰隊攻入裕州城的時候,張安順沒有立下首登之功,所以輪不到他分配女人。已經三十六歲的他,還是光棍一條,家里的兄弟早都死光了,就剩他一棵獨苗。所以他就想著娶個媳婦,給自己傳宗接代。
雖然已經五年沒有打過仗了,但是張安順打仗的手藝卻沒有落下,他放得一手好銃,一桿鳥銃在他手中,五十步之內,指哪打哪。
炮灰隊已經在這里布下了天羅地網,前面狹窄的山路中埋下了絆馬索,一旦清軍斥候哨騎靠近了,埋伏在路邊的佃戶就會拉動絆馬索,把前面的清兵絆下馬。隨后山上滾木礌石落下,堵住前面的山路,之后兩邊山頭的弩箭鳥銃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