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追趕上來,一萬五千人的龍騎兵向兩邊散開,露出了隱藏在后面的大群重騎兵。
瓦克達正帶著清軍窮追不舍,卻見前面的明軍“輕騎兵”散開了,清軍的陣型也跟著往兩翼散了開來。就在這時候,瓦克達驚恐的看到,自己的前面出現了一堵銀白色的金屬鐵墻,正在向己方騎兵移動上來。
“中計了!重騎!明狗重騎!”瓦克達驚叫了一聲。
重騎已經出現,七千重騎兵身上的鎧甲反射太陽反光,排列著密集的隊形沖鋒,看起來就像是一堵銀色的墻壁一樣,向清軍碾壓上來。
沖在最前面的清軍蒙古騎射手速度已經提升到最快,根本無法轉向,他們只好以騎弓向正在靠近的重騎兵射箭。一輪輪箭矢射在明軍重騎兵身上,都被反彈開來。
淮軍重騎兵,沖在最前面的重騎兵是一千馬槊重騎兵,后面緊跟著六千普通重騎兵。普通的重騎兵攜帶一根一次性的騎矛,撞上目標就撒手,丟掉騎矛之后,換成馬刀,再跟著馬槊重騎兵去沖鋒。而現在淮軍的重騎兵,身上又多了一件裝備:短銃。在丟掉騎矛之后,可以拔出短銃,接近敵人之后以短銃射殺敵軍。
突如其來的重騎兵,令清軍的陣型一下就潰亂了,有些清軍騎兵還在往前沖,還有的清軍騎兵想要調頭往回跑,結果陣型混亂,甚至有人相互碰撞。
高速奔跑的騎兵自然不可能調頭,雙方距離只有三十步,就算能調頭也來不及了。
隨著一陣雷鳴般的馬蹄聲,淮軍重騎兵已經沖入了清軍騎兵陣型之中,前面的一千馬槊鐵騎就像是一股旋風刮過,馬槊所過之處,清軍人馬紛紛倒地。重騎兵并沒有停下沖鋒的腳步,而是直接從清軍的人尸馬尸上踐踏而過,留下遍地踩得稀巴爛的尸體。很快,馬槊重騎兵就直接鑿穿了清軍騎兵陣型,把清軍騎兵陣型從中間劈成了兩半。
跟在馬槊重騎兵后面的騎矛重騎兵,對那些漏網之魚發起沖擊。
瓦達克就是其中的一條漏網之魚,至少有三名重騎兵向他沖了過來,他施展精湛的騎術,躲過明軍重騎兵的沖撞,反手刺出虎槍,把一名重騎兵挑落下馬。可是他是好運也到此結束了,后面的重騎兵陸陸續續從他身邊過去,每一名重騎兵手里都拿著一柄釘頭錘、頁錘之類的重兵器,從他身邊經過的時候,沒有停下馬,只是揮動重兵器打了一下。
瓦達克拼命的招架不斷向自己身上招呼來的釘頭錘、頁錘、長柄鐵錘,甚至還有大斧,虎槍不斷的挑開那些兵器。第一個還好,第二個就感覺胳膊有些吃不主力了,第三個、第四個,瓦達克胳膊酸麻,虎口震裂。
“啾啾”瓦克達胯下的戰馬發出一陣悲戚的嘶鳴聲,馬匹承受不住這連續的沖擊加上重擊,終于支撐不住重量,兩腳一軟,倒在地上。
一名明軍重騎兵策馬疾馳而過,手中的大斧借助戰馬的沖勢一掃,落馬的瓦克達剛剛站起身來,就被人一斧頭攔腰斬斷,兩截半截的身軀倒在血泊中。
兩萬多人的清軍騎兵,被明軍重騎兵沖了一下,當即就折損了一大半。雖然還未全滅,但已經是無法再反擊了。這時候,就是龍騎兵表演的時刻。
一萬五千龍騎兵調轉馬頭,殺了回來。每一名龍騎兵身上除了配備一桿短燧發槍外,還有兩支短銃,甚至是兩支最新式的雙管短銃,或是燧發式虎翼銃,另外配備一柄馬刀。
龍騎兵接近了已經潰不成軍的清軍騎兵,在雙方距離還有二十步的時候,一萬龍騎兵紛紛扣動了扳機,燧發槍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在近距離上,把殘存的清軍騎兵一個接一個打得從馬背掉落下去。
打完燧發槍子彈的龍騎兵,把燧發槍插在馬鞍邊上的槍袋內,立即從腰間拔出雙短銃,接近了敵人,以短銃射擊,在近距離上把清軍射落下馬。打完了短銃子彈,龍騎兵才拔出馬刀,開始追殺潰敗的清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