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土城的城頭噴出一條條火舌,兩百步外,正在擺弄大炮小炮的清軍炮手一個接一個的接連倒下。
兩百步,相當于三百米了,被王輔臣精心挑選出的這些散兵,每一名都是最精銳的槍手。兩百多人分成了七排進行輪流射擊,一排三十人,槍聲一刻都沒有停息下來過,連綿不斷射出的子彈,打得清軍炮手死傷慘重。
其實在散兵也是屬于精銳貴重的兵種,在十**世紀,眾所周知的英國龍蝦兵天下無敵的那個年代,但沒有幾個人知道,英國的散兵卻為大英帝國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同樣的排隊槍斃,英國人玩得很溜,但每次排隊槍斃之前,英軍總是先使用綠夾克,也就是散兵先出動,遠遠的射擊對手的線列步兵陣型,然后龍蝦兵再排隊前進。
英軍綠夾克,甚至敢于同拿破侖的炮兵對射!
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一隊英軍散兵埋伏在樹林中,后來一名美軍高級軍官帶著人到了樹林外,就因為那名美軍高級軍官背對著英軍綠夾克,結果英軍散兵軍官下令不許開槍。誰知道那名美軍高級軍官正是華盛頓!如果當時英國散兵開槍了,就沒有美國了。
“快,前面拉起盾墻,保護炮手!”尼堪焦急的喊叫著。
清軍在炮隊前面拉起了盾墻,用來抵御淮軍散兵對他們炮兵的攻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清軍立起了盾墻之后,明軍又調來的臼炮,對清軍人群發射開花炮彈,打得清軍死傷慘重。
尼堪無奈之下,只好下令,讓綠營清軍冒著明軍猛烈的火力,向土城發起強行攻擊。
雙方圍繞著一堵矮小的土城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綠營清軍一批又一批的涌到了城下,向城頭發起猛烈攻擊。城頭的淮軍炮灰隊、輔兵、民壯以狼牙拍、夜叉檑、火油罐、金汁、石灰瓶、萬人敵等守城武器,給攻到了城下的綠營清軍沉重打擊,城下清軍的尸體堆積如山。
清軍損失慘重,可是土城卻巍然不動如山。
于是尼堪下了命令,讓綠營清軍在前面當炮灰攻城,以綠營兵的身軀來遮擋明軍視野,掩護他們的炮兵向土城開炮轟擊。
前面的綠營兵猛烈攻城,后面的清軍炮隊開火,炮彈落在土城上,也落在了清軍人群中,土城搖搖欲墜,前面攻城的清軍也成片的被炮彈撂倒。
土城畢竟是土城,承受不住紅夷大炮轟擊。清軍幾輪炮彈砸了上去之后,土城就已經傷痕累累,城墻上滿是裂痕。但清軍炮隊在向土城轟擊的同時,明軍設置在土城后面的臼炮也向清軍炮隊方向開炮轟擊,給清軍炮隊造成了重大傷亡,其中一發開花炮彈落在火藥桶邊上爆炸,引爆了火藥桶,把一門沉重的紅夷大炮都炸飛上天空。
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后,清軍終于轟開了土城,成群結隊的綠營清軍吶喊著,從缺口處涌了進去。
“咦?前面怎么還有土城?”綠營清軍驚恐的發現在他們剛剛攻破的土城后面一百步外,又立起了一堵新的土城!
這種土城建造十分容易,就在清軍攻城的時候,淮軍發動了炮灰、佃戶、民壯,在土城后面百步之外,又建造了一座新的土城!
尼堪氣得口吐鮮血,這仗簡直是沒法打了!清軍付出慘重代價,好容易才攻破一堵土城,明軍在后面再立起一堵土城,這還怎么打?尼堪根本就不知道,李國棟采取的是大縱深,層層阻擊的戰術,用來阻攔清軍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