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崇禎皇帝在朝會上表彰了李國棟的功績,群臣附和,稱贊崇禎皇帝英明,武威伯才有如此大捷。可是當崇禎皇帝提起要給李國棟封侯的時候,卻遭到了群臣的反對。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是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陳演:“陛下三思啊!那李國棟如今已經是武威伯了,若是因為一場大捷封了侯,他再打一場大捷,豈不是要封公了?若是再立下大功,那么封什么?難道封為異姓王?所以請陛下收回成命!”
吏部郎中左懋泰道:“臣附議!陛下!臣乃山東人士,聽老家父老鄉親們說起,這武威伯仗著皇恩,在山東飛揚跋扈,侵吞百姓土地為他的軍戶屯田!如此跋扈,禍害百姓之人,若不是看在他能打仗的份上,早就該嚴懲了!”
“左愛卿,朕怎么聽說武威伯善待百姓,晉陽軍所過之處,深得百姓愛戴?”崇禎問道。
左懋泰一跺腳,咬咬牙道:“陛下,那正是此人奸詐狡猾之處!他剝奪士紳田地分給泥腿子,就是用來討好那些泥腿子。就從這一點來看,此人所作所為與流賊何異?”
“朕怎么聽說他分給百姓的田地都是無主之地?若是說他是流賊,那他為何又要駐守開封,救了周王?之前他在濟南擊退建奴,曾經救過德王。就說他救下兩位藩王,左愛卿豈能說他同賊寇無異?”崇禎道。
這時候修撰魏藻德站出來義正辭嚴的說道:“陛下,左員外也是情急之下說了幾句狠話,把武威伯比成賊寇是過分了,可是陛下三思啊,若是守住開封便封侯了,若是以后再大破建,平定遼東,滅了闖賊,豈不是要封王了?微臣以為,其實左員外也是為了陛下江山社稷考慮,雖然說話難聽了點,但他完全都是為了大明啊。”
“那么各位愛卿說一說,朕該如何封賞武威伯?”崇禎問道。
首輔周延儒站出來奏報道:“陛下,臣以為,當多以銀兩賞賜武威伯。此番武威伯斬首八萬,就按照一級流賊首級十兩,老賊首級二十兩,巨寇首級五十兩到一百兩的賞賜,令戶部撥發銀兩給武威伯,令其犒勞大軍。”
“臣附議!”
“臣附議!”
朝中一群文臣紛紛應聲附和。反正這銀子是朝廷掏的,是崇禎皇帝的銀子,關自己什么事?只要不給李國棟升爵,甚至是再升官,那么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崇禎心里那個著急啊,本來想給李國棟封個侯,至于銀子的問題,封侯之后還不好辦嗎?李國棟有了侯爵,要賺銀子豈不是更容易了?可是要獎賞晉陽軍那么多銀子,七加八加算起來,恐怕一百萬都要有了吧?讓崇禎去哪里拿那么多銀子呢?封個爵位崇禎給得起,可是要給一百萬兩銀子,崇禎是真的沒錢啊。
想到這里,崇禎心里憋著慌:這些文官,哪來那么多事呢?反正自己高興的事情他們就偏偏要反對;自己不爽的事情,他們就偏偏要干。可是群臣都提議不封李國棟,只給銀子獎賞,崇禎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退朝回到后宮,崇禎對王承恩說道:“王伴伴,賞賜武威伯至少需要一百萬兩銀子,你說讓朕去哪里拿那么多銀子啊?”
“皇爺,武威伯乃通情達理之人,只要您讓人轉告他,說朝廷暫時拿不出那么多銀子,先賞他一條金腰帶吧,等朝廷有了銀子,再把賞賜給他補上,他肯定不會因為此時怪陛下您的。”王承恩連忙跪地道。
“也只能如此了。”崇禎長嘆一聲,微微點了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