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土地士紳,李國棟肯定要打擊;而廣東的士紳,雖然有很多也是工商士紳,但是他們在嶺南搞自己的小圈子,拒絕朝廷的手伸入,這樣工商士紳,也必須消滅或者改造。
廣東是大明的土地,不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也不是半獨立的王國。廣東的工商士紳必須接受朝廷的條件,繳納商稅,放開市場,讓江南士紳同廣東士紳競爭。
地主階級肯定不會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會給李國棟阻力。不管阻力多大,不管任何阻力,只要敢攔在自己面前,李國棟就會毫不客氣的把他們全部消滅。
事實上李國棟也并沒有主張土地全部國有化,還是允許私人擁有土地,李國棟自己就擁有除了大明天子以外,在大明擁有最多的土地。那些山東的軍戶所農田、湖廣軍戶所農田,都是李國棟的。
在松江和上海,李國棟還以讓人心動的高價買下大量土地,只不過那些土地買下來后,李國棟沒有種田,而是放在那里,然后在上面蓋起了工廠和房子。
當年江南土地價格為一畝地三到四兩的價格,而且還是上好的水稻田。但是李國棟買下上海那些土地的時候,卻開出了一畝地十兩銀子的高價!把松江士紳的田地基本上買光了,而且那些田地很多還不是上好的農田,有些地甚至連農田都說不上,是一些低洼的沼澤地,甚至是海水可以淹上來的灘涂!
五年前,李國棟買下那些土地的時候,他的合伙人錢謙益、盧象升、陳子龍、方以智、孫和鼎等人,都以為李國棟瘋了,竟然出十兩銀子一畝的天價,買下了一大堆爛地。
可是五年過去了,隨著上海港的大開發,李國棟買下的那些土地,已經地價已經飆升到了一畝地五十兩銀子的高價!
即便翻了五倍,李國棟還是不肯賣出他控制的那些土地,因為他知道,上海的地肯定不止這個價格。
一畝地才五十兩銀子,按照購買力來計算,也就是一畝地折合后來的人民幣五萬元左右,這個價格太便宜了,一畝接近七百平方米,才五萬塊錢。李國棟相信,再過上幾年時間,五十兩銀子連上海公寓樓內的一間廁所都買不起。
因為上海地價的飆升,使得很多上海當地人都依靠賣地發了財,也有不少有遠見的人,來到上海買下土地,放在手里等候地價飆升。結果上海的土地被越炒越高,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變得寸土寸金。
上海當地人喊出了這樣的口號:上海的地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種地的。
由于上海的發展,使得以廣州為中心的廣東工商士紳感覺到了從宋朝到現在幾百年來最大的威脅。
上海的位置,事實上遠好過廣州,上海是水上十字路口,往東可以橫渡大洋;往北可以去北方去日本;往西可以進入長江上游,直抵四川;往南可以去南洋。而且上海地處繁華的江南,江南產的絲綢、茶葉和棉布,江西產的陶瓷,運到上海裝船,比運到廣州裝船要方便得多了。所以在李國棟幾年前開始發展上海港之后,這個港口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商船。
在吳淞江下游,也就是今天的黃浦江下游一帶江面上,來自世界各國的船只都能看到,從吳淞江下游到黃埔塘一帶,大量中式和西式的樓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沿著江堤,出現了一條寬敞的大馬路,一座座碼頭被人修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