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門攻城巨炮裝填炮彈十分麻煩,耗費時間極長。
臼炮的炮管短,但是炮彈太重,需要以絞車吊起炮彈,才能把炮彈裝填進炮管。巨大的石頭炮彈裝在大網兜內,等炮手們裝填好火藥之后,就以絞車吊起了網兜,再把炮彈吊到炮口,然后緩緩放下炮彈。炮彈接觸到炮口的時候,工程兵戰士剪斷了網兜,炮手用力把炮彈塞進去。
為了讓沉重的炮彈能夠進入炮膛內,有人干脆站在炮彈上面,以腳來踹,好容易才把炮彈塞進炮膛。
而重型攻城加農炮的炮彈要比臼炮炮彈輕了許多,只有六十四磅,可是炮管長度也長得多了,裝填定裝藥包都是很麻煩的事情。
炮手們把定裝藥包放在炮口,再以推彈桿往里面推進去。巨炮的炮管長度達到了三丈六尺,推彈桿直接就是一根粗圓木,需要十多人合抱著推彈桿,才能把定裝藥包塞進去。
裝好了定裝藥包后,兩名炮手抬起一枚炮彈,走到放在炮口的一座高臺上,把炮彈塞進炮口,隨后十多名炮手合力抱住一根粗圓木,氣喘吁吁的把炮彈往炮膛深處頂入。
兩門巨炮的彈藥裝填完畢,工程兵把放置在炮口的兩輛平臺車推走,隨后炮手把鐵錐從火門刺入,刺破藥包,再插入引藥管,這樣兩門巨炮就全部裝填完畢了,只等一聲開炮的命令,就能開火。
李國棟掏出懷表,看了一眼時間,裝填時間大約是四十分鐘,這還是首發裝填。若是發射完一輪之后,還要清理炮膛,給炮管降溫,裝填時間將會更久,估計需要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才能裝填完畢。
“半個時辰一發炮彈的射速是不是太慢了?”王全問道。
李國棟指著前面的城墻說道:“可以了,雖然裝填慢,可是這兩門炮估計轟上一日,就能把城墻給轟開。若是裝填快的十二磅炮,恐怕轟上四、五日也難以轟開。”
攻城巨炮的裝填速度雖然非常慢,可是單發炮彈的威力,是紅夷大炮和野戰炮都不能比的,若是不很堅固的城墻,譬如說土城之類的,一發炮彈就打塌了;即便是襄陽、南京那樣的天下堅城,只需轟擊一日,也能在城墻上轟開一個缺口。
雖然攻城巨炮已經裝填完畢,不過李國棟沒有下令讓攻城巨炮開火,而是先讓盾車陣保護步兵往城墻方向推進。
十二門十二磅野戰炮,三十六門六磅野戰炮,八門十二磅榴彈炮,一百多門三磅野戰炮,還有各種臼炮、將軍炮、佛郎機,共計五百多門火炮對準了城墻。
淮軍大陣內,戰鼓隆隆,號角喧天,三百多輛盾車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從陣中推出,緩緩向贛州城墻方向靠近上去。盾車陣后面,跟著包括八旗俘虜炮灰隊、忠貞營老營兵、淮軍鐵甲兵在內的三千精銳戰兵,還有五十輛上面站了散兵的望樓車,緩緩往城墻靠近上去。
站在贛州城頭的高進庫見到淮軍盾車陣推進上來,他焦急的大喊道:“李賊上來了!弟兄們,準備開炮!”
經過改造的贛州城墻,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高進庫也模仿淮軍,在城墻上修建了一批空心棱堡和敵臺,還有內置式的炮臺,火力兇猛,防御力強大。為了加強對己方火炮的防護,高進庫還在每一座炮位前面堆上了沙袋。
“轟轟轟”高家軍的大炮打響了,城頭上噴出一條條火舌,成排的炮彈向淮軍的盾車陣方向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