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攻城巨炮,一萬五千多斤的超重型攻城臼炮和一萬兩千多斤的超重型攻城加農炮,每種攻城巨炮都只有一門,因為這些超級巨炮鑄造過程十分繁瑣,尤其是加農炮,要鑄造出那么大的重炮,需要巨大的高爐,自然也不可能采用可以重復使用的砂模或鐵模,只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的泥模,對冶煉鋼鐵的技術和鑄炮技術來講都是極大的考驗。所以這兩種超級巨炮都各只有一門,多造的話,一來耗費銀兩過甚;二來這些巨炮除了攻城之外,也沒有別的用途。
兩門巨炮要從船上搬上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沒有一種帶有車輪的炮架能夠承受得起這些巨炮開炮時強大的后坐力,所以這種巨炮本身不帶炮車,只有炮架,重型加農炮的外形看起來就像是放大版的紅夷大炮;臼炮外形看起來像是擁有巨大底座的放大版臼炮。
運輸船在運來巨炮的同時,也運來了超重型絞車。每一門超級巨炮需要四架絞車伺候。
工程兵戰士先把超重型絞車從船上搬下來,再推到運輸巨炮的運輸船跟前。幾名士兵拉動繩索,緩緩把絞車的鐵鉤升起,再轉動吊臂,緩緩把吊臂延伸到運輸船上方。
“把鐵鏈綁在大炮上。”劉老根大喊道。
工程兵們手腳麻利的把鐵鏈綁在巨炮的炮管上,捆綁好之后,檢查鐵鏈有無斷裂,隨后有人拉動絞車絞盤,先試了一下是否結實。隨后劉老根下令:“好,拉起炮身!”
兩架絞車同時開動,士兵們拉動絞盤,把炮管緩緩的從炮架上拉了起來。當炮身離開炮架一段距離,幾十名士兵推動絞車,使得吊住巨炮的絞車一點點后退,離開了船邊。這時候兩位兩架絞車被人推了上來,把炮架吊起,送到岸上。然后吊住炮身的絞車開始緩緩把炮身放下來,把巨型攻城加農炮穩穩當當的放在炮架上面。
相比起攻城加農炮來,吊裝巨型攻城臼炮更加麻煩,巨型攻城臼炮的炮身和炮架是一體化的,為了方便吊裝,在攻城臼炮的鐵制炮架上面鑄造了四副耳朵。
四輛絞車同步推到運輸船邊上,工程兵緩緩放下了吊鉤,船上的工程兵把吊鉤掛在臼炮炮座的耳朵上,接下來四輛絞車上的幾十名士兵根據劉老根的號令,同步轉動絞盤,滑輪組工作,吊鉤把巨炮緩緩吊到半空中。
“緩緩退出去!”劉老根大喊道。
每一輛絞車都有十多名士兵伺候著,五十二名士兵同步推著四輛絞車,把絞車推離碼頭。
“放下炮。”劉老根喊道。
地面上鋪設著木板,木板上面放著一根根圓木,兩門炮都被士兵放到了圓木上面。這些木板和圓木,一直從碼頭鋪設到炮兵陣地的位置。
巨炮被放下來后,士兵們就推著炮,在圓木上滾動,緩緩的把巨炮推進到它們的發射陣地位置。
超級攻城巨炮的發射陣地距離贛州城墻有三里地,在守軍大炮射程之外。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淮軍還是在巨型攻城大炮的前面,以沙袋堆起了幾座沙壘,用來防范對手有可能的炮擊。
當兩門攻城巨炮好容易被送到炮兵陣地的時候,十二門十二磅野戰炮和其他的各種野戰炮早已布置在炮兵陣地上了。十二磅野戰炮的重量也不輕,炮身加上炮架,重量超過三千斤,可是這些大炮帶有炮車架子,炮車的車輪上面安裝了最先進的滾動軸承,車輪外面還覆蓋上一層杜仲膠,所以運輸起來簡單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