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隊沿著長江逆流而上,過了重慶后,船隊一路逆流而上,抵達了敘州,也就是后世的宜賓。再往上走,長江就分成了兩條路,一條是流經云南的金沙江,一條是通往成都的岷江。
“我們不去成都,直接往西走,進入云南境內。”李國棟當機立斷,決定不去成都,而是直接前往云南境內。
事實證明,李國棟的決策十分正確,在進入云南和四川的交界處之后,就有錦衣衛密探來報,說在北面發現了大西軍的行蹤。
大西軍自從放棄了成都之后,他們的行蹤一直在錦衣衛密探的監視之下。李國棟要和偽永歷政權搶奪時間,就必須在為永歷帝派遣的使者找到大西軍之前搶先一步找到大西軍。
但前面的水路難走,水流踹急,淺灘暗礁眾多,船隊無法行走,李國棟一行人只能放棄水路,走陸路去尋找大西軍。
沿途護送李國棟的忠貞營,也派遣了一千余名陸師官兵下船登陸,沿途保護李國棟一行人。
一千余人穿行在沿著江邊開辟出的山路上,道路十分難行,一邊是高聳入云天的高山,另一邊是深不可測的山崖,山崖下,一條水流踹急的大江奔騰而過,江水在江面上打著漩渦,一旦人一不小心掉進江中,轉眼就會被江水不知道沖到哪里去。一千余人的小部隊小心翼翼的沿著江邊山路行走,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
功夫不負有心人,沿途中又有錦衣衛密探暗中協助,李國棟他們在放棄了水路之后,走了不到五日時間,他派遣去前面探路的夜不收就回來稟報了:“報大帥,前面十里外,發現了一支軍隊正在南下,看旗號就是張獻忠的殘部。”
“再探!”李國棟下令道。他是留了一份心眼,一方面他擔心是敵軍(譬如說清軍或偽永歷帝的軍隊)偽裝的大西軍,另一方面也擔心遇上的只有孫可望,沒有遇上其他人。
不久之后,探子再次回來稟報,說發現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都在軍中。
“孫可望可在否?”李國棟問道。
“也在,張獻忠的四位義子都在一起。”探子回道。
“無妨,只要李定國在就好了,我們亮出旗號,上去會會他們。”李國棟道。
于是李國棟帶著將士們,光明正大的打出了楚國公的旗號,沿著江邊小路往前行走。
沒過多久,前方山路上就出現了一支軍隊,肉眼已經可以看得到那支軍隊飄揚的大旗了。于是李國棟停下腳步,拿起望遠鏡觀察,發現來的正是大西軍。
“我們上,攔住他們!”李國棟下令道。
雙方的軍隊相遇,李國棟下令,停止前進,并派遣一人去前面喊話。
“我們是楚國公的軍隊,來見你們主帥,商議聯合抗擊建奴一事!”那名士兵跑上去,迎著大西軍大聲喊話。
“楚國公?”李定國等人吃了一驚。
孫可望卻說道:“趕走他們!別和他們會面!我們去投永歷,不投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