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病重了?”李國棟得到這個消息,已經是五日之后了,一艘快船把崇禎病重的消息送到了武昌。在這個年代,一艘船從南京逆流而上到武昌,至少需要四日時間。
“今上不是身子骨很好的,怎么突然就病倒了?”曹變蛟感覺不可思議。
這件事本來也不奇怪,在這個沒有抗生素,醫療技術落后的年代,一場小小的感冒,就有可能讓一條健壯如牛的漢子喪失性命。可是李國棟總是覺得,這件事并不是那么簡單。
“不行,我得回京去看看今上。我總是感覺,是有人害了今上。”李國棟道。
陳子龍想了想,提醒道:“國公爺,小心此事有詐。若是真有奸佞暗害今上的話,他們肯定留了后手,就等著把國公爺騙回京師,再害國公爺。”
李國棟也覺得陳子龍說的很有道理,如果真的是有人暗害崇禎皇帝,那么這些人肯定已經暗中做好布局了!也許崇禎駕崩的時候,這些人的目標就是自己了!
雖然李國棟把“禍害士紳”的鍋給甩得干干凈凈的,都甩給了崇禎和錦衣衛,但他畢竟是崇禎的金牌打手,阻斷了那些土地士紳們投奔大清的幸福生活。特別是洪承疇拋出了大清對土地士紳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之后,那些士紳就開始蠢蠢欲動了,開始把目標對準了李國棟。
但是無論南京城有多么兇險,李國棟這一次也必須回去。因為他知道一旦崇禎駕崩,后果有多么嚴重!
倘若崇禎駕崩了,那么原本屬于叛賊的朱由榔就變成了爭奪正統之一的力量!大明就變成了原本歷史上的南明一樣,朱由榔和朱聿鍵彼此不服對方,即將平定內亂的大明又要陷入一場內亂之中!
按照李國棟的估計,崇禎的三位皇子應該都還活著,也許有可能已經落入滿清手中了。可是崇禎駕崩了,手里拿捏著皇子的任何一方都不會把皇子歸還,而是坐等大明內亂。
洪承疇宣傳說,李老二對內投奔閹黨,魅惑崇禎偽帝,禍害正直士紳,對外聯合賊寇,大肆殺害士紳,搶奪士紳的田地。
如今的大清確實是善待士紳,保留了大明留下來的功名減免賦稅的老傳統。而且為了配合洪承疇戰略的實施,多爾袞很開明的讓跑馬圈地圈得土地的八旗把士紳的土地歸還給士紳,重新跑馬圈地。在重新跑馬圈地的時候,所有士紳的土地都預先讓他們做好了記號,八旗兵不得去圈走士紳的土地。
反正也無所謂了,經過多年戰亂的北方,無主的土地多得是。
為了節約軍餉開支,綠營兵則變成了半農半兵的軍戶,把田地分發給綠營,讓綠營兵自己去耕種土地。但是成為軍戶的綠營兵仍然有軍餉,只是一名輔兵每個月原本一兩銀子的軍餉降低到了四錢銀子,一名戰兵原本一個月一兩二錢銀子的軍餉降低到五錢銀子,一名騎兵每個月二兩銀子的軍餉降低到一兩銀子。
為了解決糧食的問題,多爾袞還采取了大量吸收西北無家可歸的災民為包衣的辦法,把那些災民變成八旗兵的包衣奴才,送去關外開墾荒地。關外雖然寒冷,可是土地肥沃,而且降水量豐富,種下的麥子生長期長,畝產量還是比較高的。只不過這個時代的人們還不懂得在關外種植水稻的辦法,否則糧食產量還能進一步上升。
包衣奴才就是奴隸,雖然去當奴隸,可是總比在土地上刨食都刨不出一粒糧食要強得多了。除此之外,多爾袞還針對西北災區,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引黃河水灌溉農田,使得那些靠近河邊的農田得到了滋潤,然后大力主張種植番薯、玉米等耐旱作物,又大力緩解了糧食問題。
吳三桂的漢八旗,也在西北開墾荒地,大力種植糧食,隨著番薯和玉米這些農作物的大力推廣,吳三桂的軍隊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還能有多余的糧食提供給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