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能得太后娘娘親自相送,感恩不盡!”朱常淓跪地叩拜。
“平身!”張嫣做了個請起的手勢,示意大家起身,“潞王啊,你畢竟是宗室,說起來你還是本宮長輩,論輩分還得叫你一聲堂叔。今日你遠行萬里之外,本宮得來給你送行。但你可以免死,還得感謝楚國公。今后去了那邊,朝廷每半年都有快船來回送信,若是有何需求,可寫信回來,朝廷自然會給你們援助。”
“謝太后娘娘!”潞王磕頭謝恩。
“好了,長話短說,本宮也就說到這里,你們該出發了!”張嫣道。
李國棟道:“潞王爺就放心吧,這條航線我們派人去探測過了,一路上都有島嶼。在你們之前已經有一批人先上去了。”
鑼鼓齊鳴,軍樂隊奏響樂曲,一艘艘船只拔起了錨鏈,收回纜繩,船隊楊帆啟航,緩緩離開了南京碼頭。這支船隊將會從蘇州附近進入吳淞江,抵達黃浦塘,然后在江邊停靠,所以移民的人將會在黃浦塘改乘海船出海。
之所以不能像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那樣直接從南京出海,是因為這個年代的長江口正處于劇烈的造陸運動之中,江口的水文情況復雜,江底淺灘眾多,風高浪急,很不利于航行。雖然在崇明有軍戶所,可以給船隊提供進出長江的指引,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選擇了從吳淞江走,到了黃浦塘再換乘海船。
船隊順流而下,以八節的航速航行。從南京到吳淞江大約六百余里的水路,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到了。
在那個年代,水路是最快的交通,也是運輸量最大的交通方式,有水路的地方,就相當于后世的客貨兩用鐵路主干線了,而且是相當于京滬、京廣之類的時速一百六十公里的主干線,速度快,運輸量大。
次日一早,船隊到了一座城市。潞王朱常淓站在甲板上,眺望西岸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有那寬闊的江邊馬路,驚嘆不已:“這是什么地方?怎么都是那么高的樓?”
“安得廣廈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吳之榮念道。
“王爺,這里是新建的一座城池,叫上海。我們就是要從這里換乘海船出海。”張秉貞道。
方國安道:“王爺,我們還有一天時間,在這里住一晚上,明日一早就要出海了,好好的最后看一眼大明吧。”
朱常淓流下眼淚:“對,好好的看一看我們大明!”
經過了近十年的建設,現在的上海,已經成為了超越了南京的大明最大城市,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座座高樓大廈林立,雖然這些所謂的高樓大廈,最高不超過六層樓,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宏偉的建筑了,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采取了西式建筑,大樓的下面兩層都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上面是磚木結構。
下了船,走進了這座城市內,只見這座繁榮的大城市居然沒有城墻!
“如此富裕的大城,竟然沒有城墻?”朱常淓吃了一驚,“若是敵人打過來了,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進入城內?”
方國安道:“王爺有所不知,倘若這座城市遭遇了戰火的話,那么這里的每一棟樓房都是一座堡壘!您看,這些建筑物都十分堅固,而且都是磚石結構,火攻都難以燒毀。打仗的時候,只要把建筑物的門窗堵起來,就能居高臨下向外開銃射箭,對手又要如何進攻?不僅如此,一些最高的建筑物頂部還能設置炮臺。”
這里最高最宏偉的建筑物,不用說也知道,是東林江南銀號總號,總號已經從蘇州搬遷到了上海來了,這是一棟地面有八層的大樓,加上臺階和地下室,地面地下加起來共有十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