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江邊碼頭,上午八點四十五分。
一隊隊身穿大紅色軍服,頭戴黑色兩角帽,腳蹬黑色皮靴,穿著黑紅白相間的軍褲,肩膀上背著燧發槍,腰間掛著手榴彈的淮軍士兵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在碼頭上等待。
這些就是昨天才從廣州趕到的淮軍新軍士兵,全部是嶄新的裝備,從武器到服裝,全是新的。這些士兵都是從各地的農民中招募的士兵,所有的士兵選擇的都是老實巴交的青年,只經過三個月的訓練,然后又經過半年的對抗演習,就投入到戰場上。
雖說是新兵,但清一色燧發槍的新兵,他們對上級的命令絕對的服從,經過隊列訓練的士兵隊形整齊,上了戰場就像一個整體一樣,他們懼怕自己的長官,更甚于懼怕敵人的槍炮,只要沒有接到撤軍的命令,這些新兵就會一步步前進,哪怕是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他們也不會后退。直到近距離的時候,他們再射出密集的子彈。
之所以李國棟一直沒有發起北伐,是因為他把新軍當成了秘密武器,一直掖著藏著,等到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再拿出來,一次性北伐成功,一路向北推進過去,讓滿清政府想要模仿都根本來不及,一口氣就可以推到北京城下了。
五萬新軍已經全部到了武昌,站在碼頭上等候出發的命令。
這五萬新軍的中堅力量是三萬燧發槍手,另有三千精銳重騎兵、兩千精銳散兵、五千鐵甲擲彈兵、五千龍騎兵和五千炮兵。
李國棟站在江邊碼頭上,環視了一圈,拉開嗓門大聲道:“各位袍澤的兄弟,今天你們就要渡過長江了!雖然你們是新兵,但你們是一個整體。若是單打獨斗,你們打不過清兵。可是你們組合在一起,卻有無窮的威力!這樣說吧,一對一,你們當中任何一個人打不過一名清兵;十對十,你們和清兵勢均力敵;可是一百對一百,你們吊打清軍!若是一千人組合在一起,哪怕是一萬清兵也不是你們的對手!”
隨著一聲“出發”的命令,在軍樂隊的鼓聲中,新軍將士們拍著整齊的隊形,有條不紊的登上了一艘艘早已停泊在岸邊的運輸船。
長江航線是絕對安全的航線,淮軍水師已經改名成海軍,海軍長江艦隊牢牢控制住長江,沿江的炮臺、烽火臺時刻警戒對岸的動靜,淮軍的戰艦在江面上巡弋。事實上淮軍的防線并不是在長江上,而是江北淮河、大別山、襄陽一條線。
清軍雖然占領了襄陽,但是在襄陽到漢口之間,卻牢牢的控制在明軍手中。
兩淮有李國棟自己的淮軍,大別山到漢江平原有忠貞營,四川有大西軍,這些軍隊把守江必守淮的原理貫徹到位了,不讓清軍越過雷池一步。即便是有小顧清軍漏網來到江面,也無法渡過海軍嚴加防范的長江防線。
新軍將士們登上船,渡過了長江,在對面的漢陽登陸,然后進入漢陽城內休整,等候其他的后續部隊過江。
輜重兵也開始渡江了,這些輜重兵雖然屬于輔兵,但也是最新式的輜重兵,他們裝備了新式的四輪貨運馬車,用來運輸糧草和彈藥,每一輛車都是一座移動式的城堡。同輜重兵一起渡江的還有工程兵,工程兵也裝備了四輪貨運馬車,但是那些馬車運輸的是鐵絲網和木樁,還有工程兵的各種工具,也放在馬車上。
新式的輜重兵和工程兵過了江之后,接下來要渡江的就是淮軍的老式軍隊了。
雖然是老式軍隊,但大部分的火銃兵手中的武器已經換了,淘汰了原來的老式鳥銃,換上了新式的燧發槍;雖然保留了弓箭手,但是弓已經全部換了,換成了新式的滑輪弓,拉弓的力氣要比老式的弓省力多了。
老式軍隊的步兵還有一半的肉搏兵種,但大部分都是重甲步兵,盡管他們身上的鎧甲不如新軍的鐵甲擲彈兵那樣精良,但也不是一般的清軍可以抵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