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萬大軍渡江,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事情。淮軍用了三日時間,北伐的四十萬大軍才算是全部渡過了長江。
第四日上午,大軍離開漢陽城,沿著漢水右岸,浩浩蕩蕩向襄陽方向進擊。
隊伍前方,有精銳的夜不收負責探路,刺探敵情,還有分散在各地的錦衣衛便衣探子,在密切關注清軍的動向。
襄陽城,五省經略府。
清軍議事廳內,正中間的墻壁上掛著一張猛虎圖,洪承疇坐在猛虎圖前的太師椅上,兩邊站著清軍的提督、總兵、副將、都統、參領、佐領等各級綠營和八旗軍官。
洪承疇雖然是一名漢臣,但整個中原、陜西和鄂北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他手中,那些滿八旗的總督、提督、將軍,見到洪承疇都要畢恭畢敬的叫一聲洪大人。
“南蠻子大軍將至,李老二這狗賊放棄了運河水路,卻要從陸路北伐!襄陽之戰,乃我大清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洪承疇站了起來,走到桌案跟前,比劃著地圖說道。
“這一戰,確實是我大清同南蠻子的決戰!此戰只許勝不許敗!”鄭親王濟爾哈朗道。
偽湖廣總督佟圖賴也說道:“南蠻子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在襄陽挫敗蠻子!打擊李老二這狗賊的銳氣!此賊見我大清攝政王病故,就悍然撕毀條約,發兵犯邊!此賊甚是可惡!”
有人心里暗暗嘀咕:攝政王之死十分蹊蹺,雖然他本來身體不好,可是也不至于騎個馬就墜馬重傷了啊,南蠻子說的或許沒有錯,是有人暗中害了攝政王。
承天府,也就是今天的鐘祥市,這里駐扎了五萬多團練。這些都是士紳的地主武裝,并非大清的正規軍。練勇們身穿灰色號衣,衣服上面寫著一個“勇”字,頭上帶著紅纓白色斗笠。這些練勇都是洪承疇到了襄陽之后,發動當地的地主士紳組建的地主武裝。由于忠貞營在湖北鬧得兇,所以當地士紳紛紛響應洪承疇,組建了大量地主武裝。在襄陽附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地主士紳組建的地主武裝。
團練的武器裝備其實并不比綠營清軍差,那些地主士紳大多數都有錢。為了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這些地主士紳在購買武器,操練團練方面很舍得花銀子。
而大明的楚國公,很明顯就是同流賊同流合污,要打土豪分田地的,所以在那些傳統的土地士紳眼中,楚國公就是敵人。
為何那些士紳拒絕轉型?不是江南士紳和兩淮士紳都轉型得很好?那也是沒辦法啊,這些士紳沒有從商的路子,只能依靠收取地租來養活一家大小。
“劉老爺!劉老爺,大事不好了,南賊來了!”一名家丁連滾帶爬的進入了劉舉人的書房。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劉舉人站了起來,“我們周圍幾個鄉,加起來有十多萬團練,還怕擋不住南賊?”
承天府以南的鏡月湖和嶛崛山之間,團練修筑了一條長達十五里長的土城,當地的士紳企圖憑借這條土城,擋住淮軍北上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