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的心里十分清楚,李國棟擅長圍點打援,倘若幾十萬清軍龜縮在襄陽不出來,那么明軍可以從容不迫的在城外修建工事土城,甚至棱堡都能造起來,到了那個時候,清軍就休想突圍。而明軍構筑了堅固的工事之后,北方來救援的清軍也會受到阻擾,甚至被包圍消滅!
“李二狗擅長圍點打援,要對付他們的圍點打援,就唯有出兵野戰,以團練駐守襄陽。那些士紳組建的團練,守城意志遠比綠營軍更堅決!這樣襄陽城就后顧無憂,我軍可以在野外同南蠻子放手一搏,同蠻子糾纏,拖到援軍抵達,再一舉殲滅蠻子大軍!”洪承疇比劃著地圖說道。
“樊城必須守住,否則我軍就被漢水阻隔,沒有了退路。”佟圖賴指著地圖道。
洪承疇眉頭緊鎖看著地圖:“蠻子是從右岸殺過來的,他們的目的十分明顯,似乎就是要奪取樊城,切斷我軍退路!”
“太歹毒了!”濟爾哈朗和佟圖賴等人倒抽了一口冷氣,“他們是把我們困死在襄陽啊!”
洪承疇點了點頭:“對,所以說,抵御來自北面的進攻和抵御來自南面的進攻,守城如何守,完全是兩回事。襄陽城的位置決定了,抵御北方來的進攻容易;抵御南面上來的進攻難!襄陽和樊城之間有一座浮橋,我們現在立即過橋,先進入樊城,然后準備出城野戰。把周圍士紳的團練全部集中到襄樊兩城!用來守城。”
清軍眾將都以為,以自己的實力,足以同淮軍周旋。畢竟上次李國棟的揚州大捷,打的是巧勝,而不是憑借真正實力獲勝,明顯是此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提前了十多年就準備了,揚州之戰多鐸豈能不敗?
可是襄陽,現在是清軍的主戰場,即便淮軍戰斗力多強悍,清軍都有一戰之力。
按照清軍將領對淮軍戰斗力的判斷,認為淮軍的戰斗力同巔峰時期的后金軍戰斗力相當。目前清軍的戰斗力雖然不如當年了,但也是一等一的精銳。
夜幕降臨,襄陽下游的漢江江面上,一艘漁船停泊在江面上,點起燈火,船上的漁翁以燈光吸引魚兒,撒網捕魚。
其實這條漁船是錦衣衛密探的船,船上一老一少兩位漁夫,就是錦衣衛的便衣密探。
老漁翁裝模作樣的捕魚,眼睛卻不時盯住上游江面上的浮橋。過了一會兒,只見襄陽城面向浮橋那一邊的大門打開了,浮橋上插滿了火把,敞開的城門內,涌出無數手持火把的清兵,遠遠的看過去,就像是一條火龍渡過漢江,涌入了對岸的樊城城內。
“建奴在往樊城調兵,看樣子,他們是不是想放棄襄陽,全部進入樊城?”那名年輕的錦衣衛密探問道。
老的那位錦衣衛說道:“建奴不太可能全部放棄襄陽,襄陽的位置實在太重要了,若是放棄了襄陽,我軍北伐就無后顧之憂!我估計,建奴主力撤離襄陽進入樊城,是為了一旦打不過,便于撤退。但他們肯定會留人手駐守襄陽。”
潛伏在各處的錦衣衛,活動在各處的夜不收,收集了各種各樣的情報。
各種情報就像雪花一樣飄入李國棟的中軍大帳中,令人眼花繚亂。但淮軍現在已經成立了參謀部,有專門的人去分析各種情報。
經過參謀部的分析,又經過李國棟自己的判斷,可以斷定,洪承疇是把主力調去樊城,把襄陽周圍各地士紳的團練給集中進入了襄陽。但是很奇怪的是,還有不少團練也進入了樊城。
“既然建奴主力集中在樊城,為何還要調遣團練到樊城?這個可以說明,洪承疇根本就不想憑借襄樊兩城堅固的城池固守,他想要出城同我們野戰!”李國棟分析道,“但具體情況,我們也不能隨便下結論,還得看夜不收送回的情報,看這兩日內,洪承疇的主力是否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