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國棟的淮軍在真實實力上遠超過清軍,而且對戰場情報掌控方面也遠勝于清軍,根本不需要冒險去猜測,也沒必要打冒險的戰,只要掌握正確的情報,然后抓住清軍主力推就是了。現在問題的關鍵在于,揪住清軍主力,別讓他們跑了。
次日一早,夜不收送來了情報:“清軍主力出了樊城,往東北方向的山區行進。”
“事情這就很明顯了,洪承疇把周圍的團練都糾集起來進入樊城,企圖以團練來守城,他們的主力大軍進入樊城以北的丘陵地帶,就是打算同我們周旋,等待援軍。”李國棟道。
這時候又有錦衣衛密探進來稟報:“建奴從京師調遣的二十萬大軍正向襄陽趕來,建奴大軍已經抵達洛陽,正在渡河。”
“洪承疇要同我軍打一場大決戰,我們就和他們打一場就是了!密切注意建奴援軍的動靜,”李國棟比劃著地圖,“我們以騎兵切斷洪承疇的退路,等到步兵上來,攔住洪承疇之后,騎兵轉進新野,就在新野白河附近阻擊建奴援軍!這一戰,務必要讓洪承疇留下來!還要重創建奴援軍!這樣,襄陽大決戰打完了,我們北伐就毫無壓力了!”
接著,李國棟就轉頭向曹變蛟和王輔臣下了命令:“曹將軍、王將軍!爾等二位,速率五千重騎兵、一萬龍騎兵,趕往南陽,截住洪承疇!”
“諾!”曹變蛟和王輔臣退下。
崇禎二十三年三月初五,洪承疇的大軍剛剛撤到南陽境內。
“大人!大人!不好了!前面出現明狗騎兵!人數眾多,估計有一萬五千多人!”一名清軍斥候哨騎急急忙忙的來報。
洪承疇的大軍雖有二十多萬,而明軍騎兵只有一萬五千人。可是洪承疇大部分是步兵,手頭除了三千滿蒙八旗騎兵和各綠營將領的家丁之外,其余的全部是步兵。那些家丁加起來,總人數不超過兩千,也就是清軍只有五千騎兵。
曾經大清也有強大的綠營騎兵,就是甘陜綠營騎兵。可是甘陜綠營騎兵被趙良棟全部折損在了川西平原了,被大西軍吃得連渣子都沒剩下,現在綠營軍已經幾乎沒有騎兵,只有各級將領的家丁算是騎兵,普通的綠營軍幾乎都是步兵。
區區五千騎兵,拿頭來抵擋李國棟的一萬五千騎兵?盡管那一萬五千騎兵中有一萬人是龍騎兵,可是淮軍的龍騎兵也能騎馬作戰。那些龍騎兵是下馬用火槍,騎馬用砍刀。
騎兵的作用就是牽制清軍,一萬五千騎兵的出現,讓洪承疇的轉移計劃受到了遲滯。
“步兵列陣,輔兵就地挖掘壕溝!以免明狗騎兵沖上來!騎兵在兩翼保護!”洪承疇當機立斷的下了一系列命令。
濟爾哈朗道:“洪大人,讓我們騎兵去沖一下。”
“小心一些,李老二的騎兵實力強悍,打不過你們就回來,我們修筑工事,固守待援!再尋找機會反擊!”洪承疇道。
“喳!”濟爾哈朗打了個千。
清軍三千滿蒙八旗騎兵和兩千綠營家丁混合編成了一支五千人的騎兵,向淮軍一萬五千人的陣型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