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日益長大的皇兒,胡太后心中既是欣喜,也有隱隱的不安與恐懼,心中真是五味雜陳。
眼前這個儀表堂堂的當今皇上,讓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元沖,她不由得心里一痛,同時淚光閃閃。
每當觸碰元詡冷漠的目光,太后都心里隱隱作痛。想起在那個天寒地凍的深夜,她忍痛把自己的兒子沖兒交給馮潤抱走十幾年,也不知道這個孩子是否還在人世,想到這里她心如刀絞。
別人只見她現世的繁華,她心中的苦又該給誰訴說呢?除了先帝,她還能給誰說?但是先帝,想到先帝,她更是心中悲涼,先帝心中只放著一個女人,而她不過是一個工具而已。沒有人明白她的心酸,她只有寄托佛祖,日日向佛祖訴說。
想到這里,太后不由得潸然淚下。
“皇兒”太后欲言又止。
北魏殘酷的宮廷斗爭,讓她在元詡小時候連探望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母子親情冷漠,何況元詡也并非自己親生。
胡太后倔強地把頭抬了抬,使勁地把眼淚壓回去。
“你們都下去吧。”太后吩咐。
英娥和元子攸忙跟著眾人退下,宮內瞬間安靜下來,安靜地只能聽見胡太后和元詡彼此的呼吸。
“皇兒”太后又一次叫元詡。
“母后今天來是想和你談談心,說說話。今天我們娘倆好好說說話。”太后說著伸手去拉元詡,但元詡卻躲避了這個動作,讓胡太后心里更覺得倍加荒涼。
“皇兒,母后這些年忙于朝務,對你照顧不周,如今你已經長大,你應該多理解母后。母后原本是司徒之女,地位并不高,這些年宮里內外流傳著母后的一些流言,皇兒莫信。母后多想皇兒能和母后心貼心,共同開拓北魏江山。”太后望著元詡深情地說。
“皇兒謹遵母后教誨。”元詡禮節性地回答。
好久母子之間都不說話。
元詡想著瑤光寺的那個瘋女人和那個老尼,他多么希望母后能給他說清楚這一切。而胡太后則是一肚子的宮廷血雨,面對眼前的皇兒,她欲言又止,不知如何說起。
說什么呢?胡太后嘆息。哪一個龍座腳下不是鮮血遍地,陰謀遍地。
好久,太后終于恢復了臉上的平靜,淡淡地說:“皇兒晚上出宮,也累了,好好歇歇,母后回宮了。”
太后起身,元詡突然叫了一聲:”母后”,也是眼眶濕潤。
太后停下,心中竟已是翻江倒海。她甚至出現一個幻覺,眼前的皇帝要是她的沖兒,該多好。
“皇兒”
太后表現出少有的柔弱。
“兒臣,兒臣想知道瑤光寺那個瘋女人,可是先帝的皇后高皇后?”
太后一愣,然后冷冷地說:“先朝的事情,皇兒就不需要操心了。“
“兒臣,兒臣只是猜測。”
“猜測?”太后冷冷地哼了一聲。
“皇兒是真累了,昨晚也受了驚嚇。我回頭讓御膳房給你燉新鮮的羊羹,皇兒好好歇息,不要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后原本深情的眼眸又變得冷靜。
“母后,無論怎么樣,她都是先朝皇后,曾和母后并稱太后,母后應當禮節性的讓她在瑤光寺頤養天年。”想著那晚那幾個老尼對高皇后拳腳相加,元詡不由地說。
“好!“太后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與冷漠,“皇上心軟,單純,易動真情,是拓跋家族的好孩子,但母后想對你說的是,作為一個男人,當朝天子,皇兒切不可被情牽制,皇兒哪知前朝宮廷的血雨腥風。《華嚴論經疏》中說人一生出來便是苦,落地便是人的色身,便是眾苦根本,八悲成六識,沉淪八苦,母后也多么希望能免離痛苦。”胡太后眼圈發紅。
元詡并沒有聽清楚太后在說什么,只在原地呆呆地不動,眼前晃動著瑤光寺高皇后滿臉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