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一個暮春的黃昏,太后下詔剝奪劉騰所封的一切爵位,發掘劉騰的墳墓,暴露并扔散他的骨骸,籍沒他的家產,把他的40余個養子通通誅殺殆盡。
抬頭遙望宮廷大殿,眼前又浮現清河王的姿容。太后眼中含淚。
“清河王,朕為你復仇了!”
劉騰得勢的時候,在經濟上貪得無厭,凡公私之事請托者,只重財務不計其他,而且還親自到各地搜刮財物,水路交通之利都歸其所得,山澤豐饒之所都在其統轄之下,他還壟斷各地城鎮的貿易,攫取的錢財數以巨萬計,籍沒家產之后,朝廷為之震驚,真是富可敵國。
而且身為閹人的劉騰,還盡挑美女侍寢。無數宮女受其欺凌。他廣開宮室,營造豪宅,實乃朝廷一大奸臣也。舉國上下更為清河王被冤殺而憤憤不平。皇上和太后也對他更加恨之入骨。如此一奸佞,竟殘害朝廷賢臣清河王,真是天理不容。
胡太后明白,劉騰再怎么嚴厲處置也不會引起朝廷的動蕩,因為他畢竟是已死之人,而元叉則勢力盤根錯節,所以要徹底肅清他必須還要謹慎。想著清河王冤死朝廷,太后行事愈加雷厲風行。
朝廷大臣賈粲曾是元叉近臣,太后下詔,將其外放為冀州刺史,他剛離開洛陽,又下詔將他殺死,籍沒全家。同年元叉妹夫的父親侯剛也在家中自盡,自此元叉成了甕中之鱉。
不久,又有人揭發元叉和弟弟元爪謀劃定州軍戶起兵謀反,同時聯系魯陽的蠻夷準備攻打洛陽城南的伊闕,雖然拿著元叉謀反的書信,但太后遲遲不愿下詔殺死元叉,畢竟元叉是他的妹夫。
于是太后下詔將曾經得罪元叉的黃門侍郎元順調回洛陽,任命其為侍中,成為皇帝近臣。
一天太后和妹妹(元叉之妻)閑坐,元順入宮,指著胡太后的妹妹說:“太后怎么能因為元叉是您妹夫的緣故就不處理元叉,讓清河王至今冤屈,讓天下不得安寧!”,太后不語,元順跪下不起。
又一天太后對朝臣說:“當年劉騰、元叉曾向朕討要丹書鐵卷作為將來他們的免死金牌,但朕當時幸好沒有給他們。”都子監韓子熙上奏道:“既然沒有給他們免死金牌,那太后為什么至今還不殺掉元叉?“一時群臣激憤。
而漸漸長大的元詡在處理劉騰案件的時候,也對當年默許劉騰、元叉殺死清河王非常的后悔和自責。他頓足挫胸:“北魏朝廷少一中流砥柱矣!”于是也力勸母后殺掉元叉,為清河王鳴冤。
太后無奈,被迫下詔賜元叉、元爪在家中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