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皇叔,一個寡嫂,后代多少唾沫星子往他倆身上噴,她胡容箏不在乎,只是玷污了清河王的賢名。
迷迷糊糊中,她聽到有人在呼喚“母后”
“母后,母后一一”
太后睜開眼,是皇上元詡。
自清河王死后,她沒有責怪一句元詡,畢竟他年少不懂事。但現在元詡就在她跟前,她不由得淚如雨下。
“皇兒,你當初為何要默許奸臣殺你皇叔,囚你母后?”
“皇兒錯了,可是母后,天下都傳說是母后逼幸清河王。皇兒也是一一皇兒也是一一”
“你皇叔才華橫溢,鐘愛漢族文化,天姿聰慧,是我北魏江山的一大賢臣,你怎可聽信讒言,囚你母后,殺你皇叔呢?”
“母后一一”元詡跪下。
“當年你父皇被立為太子之時,先太后高照容即被賜死,你父皇感念母恩,寵幸舅舅高肇。彭城王元勰被毒殺,你皇叔元愉也叛亂被殺,是你皇叔清河王不計個人安危與高肇怒辯,才使得北魏宗室沒有再被屠殺……”
“可是母后,你與皇叔的風月之事,為天下人所恥笑。”
“皇兒糊涂。且不說我北魏王朝的建造者為鮮卑族,鮮卑自古以來民風淳樸,哪有這么多條條框框。你忘了母后首先是這堂堂北魏的太后,然后才是一個女人。自你父皇以來,北魏宗室漸漸奢靡浮華,醉生夢死,只有你皇叔有理想、有抱負、剛正不阿,母后重用你皇叔,是為北魏天下社稷著想,哪里僅僅是因為男女情愛呢?”
說到這里太后已無法再說下去,與其說是元叉、劉騰殺死清河王,倒不如說是自己沒有平衡好這朝廷的利益關系,是自己太急于傾向于清河王,才釀成他的死。
此時的胡太后披頭散發,不見人,不吃東西,當復仇的快感已然散去,她只剩下一副空蕩的軀殼。
“秉國之均,綱維萬務,理無滯而不申,賢無隱而不舉,政和神悅,謳詠所歸。於是庶績咸熙,百揆時序,四門濟濟,雷雨不迷,我德如風,民應如草,輔政六年,太平魏室。”
太后動情地為清河王寫下如上銘文。
半月后,太后終于病愈。她攜皇上元詡到清河王府,以最隆重的禮儀厚葬清河王于瀍西邙阜之陽。她召見清和王妃,冊封其子元亶為清和文宣王,元巶為常山文恭王,親自為清河王平反昭雪,贈刺史持節、侍中、太師、丞相、大將軍等,謚號文獻。
“清河王,你28歲為朕輔政,輔政以來,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原想著北魏江山能國富民強,歌舞升平,誰知你竟中途離朕而去了。”
太后佇足清河王府,任雨水打濕全身。
“清河王……“她一次一次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