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很多東西都會隨之改變。即便一兩個人,自然無法扭轉大轉。做為昔日的戲曲小花旦,蕭芬后來不也嫁進秦家,替秦家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嗎?
將這套戲服放進箱子前,蕭芬也很直接的道:“阿祖,這套行頭,我能拍照留念嗎?有些行頭,現在都接近失傳。有了相片,將來也好讓世人知曉,真正花旦的行頭是何樣!”
這種要求,劉耀祖自然不會拒絕。等蕭芬將行頭,分門別類拍攝了角度清晰的相片,再整整齊齊將其疊好放入箱中。而后,劉耀祖又取來之前答應的相冊。
給蕭芬看這些東西,一是像她證明沒找錯人,自家奶奶就是她的授業恩師。二來劉耀祖也是希望,借這些奶奶跟爺爺生前留下的相片,看能否知曉爺爺的身份。
如果劉耀祖猜測不錯,奶奶當年從皇家戲院不告而別時,想必就跟爺爺在一起。根據村里老人透露的時間,當年‘復辟之亂’發生不久,爺爺跟奶奶就來靠山屯定居了。
通過蕭芬到訪這件事,劉耀祖基本可以判定,爺爺應該不是靠山屯人。至于村里人,為何會說爺爺就是屯里人,想來跟爺爺當年定居落戶交待過有很大關系。
要是讓太多人知道,爺爺不是靠山屯本地人,那么他必然會受到一些人的注意。好在那個年代時局動蕩,根本沒人關心,一個偏遠村屯來了一對年青夫婦定居。
既然爺爺奶奶一直表示,他們就是土生土長的靠山屯人,劉耀祖更是在村里出生跟長大,那么劉耀祖把自己當成屯里人,想必也沒什么問題。
這方水土將他養育長大,反哺一下屯里跟這方水土,又有什么問題呢?
將相冊交到蕭芬手中后,看到天色已然暗下來,劉耀祖隨即道:“蕭姨,時間不早,你們先慢慢看相冊,想拍照也隨便拍。我的話,也要去準備晚飯了。”
“啊!也是哦!不知不覺,這天都黑了。要不我下廚,你也嘗嘗我手藝?”
聽著蕭芬說出的話,劉耀祖卻笑著搖頭道:“那肯定不行!等往后有機會,我再嘗嘗您的手藝。現在你是客,那有讓客人做飯的道理呢?”
搖頭拒絕的劉耀祖,也很干脆的進廚房準備晚餐。昨天便知蕭芬一行要來,他也準備了不少食材。現在需要做的,無非就是把這些食材,烹炒成美味的佳肴。
可他并不知曉的是,就在他進入廚房沒多久,圍在一起看相冊的蕭誠,卻突然有了意外且欣喜的發現。在一張六人合影中,蕭誠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若蕭誠沒有看錯,或許通過這個熟悉的身影,有機會知曉劉耀祖爺爺早年的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