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這時,郭老娘煮好了茶水端來,分放在各人面前,自己則坐下對秀晴說道"天下可憐人這么多,今兒又撞見一個。年紀輕輕就算改嫁,旁人也說不得什么,如今既要在這城里落腳,便是打算獨自撫養小子了。老身說得可對?"
"不瞞您老說,來這縣城討生活就是為了小子讀書之事。"老夫婦知她身世可憐,秀晴卻未露出柔弱之情,只正色說道。
郭老丈暗自點了點頭,對秀晴說著"如此,便在這柳兒巷安心住下吧。租銀每月一交,不拘月頭月尾。住進來就都是街坊鄰居,有什么事盡管來找我們。"
又問宋達"契約文書可都帶來了?"
"正好都帶齊了。"
"那這便簽了吧。張娘子意下如何?"
"多些老丈人。這便簽了吧。"
郭老丈夫婦和秀晴當著宋達的面,簽過契,交了錢,又將牙錢一并給了。便向眾人告辭準備回家。
秀晴回來接了張節,一到家先把爐子點了起來,將張節安置在炭火邊取暖。看看時辰,中午了。早上起得早,兩人都只喝了碗粥,吃了半個饅頭。“阿節,餓不餓?”平日里母子倆也跟尋常人家一般只吃兩頓飯,但今天吃的早還吃的少,這會兒肚子便有些空空蕩蕩的。
“餓了,娘親要做什么好吃的?”小人兒的眼睛立時晶亮起來,望著母親道。
“你一個人玩會兒,仔細炭火別燙著手,別把衣服燎了,娘去給你做吃的。"
秀晴來到廚房心里一合計,便取過兩只陶碗,將米洗了鋪在碗底,又加入清水,放灶上燜熟。
案上還有些小白菜,一一擇了,洗干凈梆子上的泥土,擱在一旁的簸箕里。又取下梁上晾著的臘腸切了一段,洗干凈切成薄薄的肉片,整齊的碼在一邊。
不一會灶上便冒起白煙,廚房里頓時水霧蒸騰。秀晴揭開蓋子,看米飯正是煮得要熟不熟的時候,便把臘腸細細地鋪在上面,邊上滴了些許油,又蓋上蓋子燜了會兒。
另取了熱水將青菜燙熟,將鹽、醬油、糖兌水調了醬汁,又把窗臺上的小蔥摘了一顆洗了切成蔥末。
揭開蓋子,一股臘腸的香氣和著米飯的清甜迎面撲來。秀晴將簸箕里控干水分的小白菜夾到碗里,淋上醬汁,鍋里的熱氣未散,醬汁落在米飯里頭,和臘腸燜出的油一混合,裹著微褐色的米粒看上去令人食欲大開。
最后撒上蔥花,便將兩碗熱騰騰的臘腸煲仔飯小心的取出來,端進了屋子里。
"真香!"小人兒從板凳上跳下來,盯著秀晴端著的飯碗。
秀晴將飯碗擱在小桌上,用筷子將米飯均勻的拌開,推給張節。"吹一吹,熱乎著呢。"
"熱乎好,外頭天冷,吃著暖和。"說著便用小胖手抓著筷子,一邊鼓起腮幫子吹著,一邊迫不及待的吃起來,直吃得小嘴周圍油花花的。
第二日,秀晴便開始收拾家里的物什。四畝地一直是佃給村里人種的倒不打緊,只是家里的東西要收拾一番。最后裝了兩口木箱,兩大籮筐,幾個包袱,尋了村里有驢車的人家,約了隔日送自己母子二人入縣城,房屋托給了隔壁大娘照看,搬家事宜便安排得差不多了。
搬走這日,秀晴摟著阿節坐在驢車板上,看著住了這么多年的屋子在眼前越變越小,村子也慢慢隱沒在道路盡頭,心中一時感慨,不知道這一走未來會是什么樣子,心里這般想懷里將阿節抱得更緊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