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確定下來以后,秀晴便開始考慮面館開張需要增加的一些面條種類。
目前面攤上賣的主要是以湯面為主的素湯面和三鮮面,以及以麻醬汁為主的素拌面。
在此基礎上,秀晴決定發展以高湯為主的湯面,以麻醬汁為主的拌面,然后新增一種以各種臊子為主的澆面。
在三種不同類型的面條之上,再分出幾種口味來。
湯面,有素湯面、三鮮面、牛肉湯面。
澆面,有番茄雞蛋面、榨菜肉絲面、酸豆角肉沫面。
拌面,有素拌面、雞絲拌面、牛肉拌面。
這樣,前期來說就夠了,后面如果需要再調整。
在這新擬的食單當中,有一味面是秀晴打算作為招牌味道來經營的。
這就是牛肉湯面。
摒棄已經有了口碑的豬骨高湯不用,另起爐灶用白蘿卜、牛腩肉熬湯,佐以花椒、辣椒入味。
以煮湯來說的話,白蘿卜和牛腩肉是絕配。但時下牛肉并不是常見的食材,更遑論熬湯了。再以辣味出奇制勝,相信這道牛肉湯面一定會一鳴驚人。
除了這道牛肉湯面,秀晴另一道鎮店招牌便是這辣椒。除了隨湯入味,秀晴還打算等辣椒種開以后,做些辣椒油、辣椒醬這樣的調味小料,可以隨食客心意添加。這樣一來,不管來面館吃的是什么面,就都能佐上些辣子,不用非得吃牛肉湯面不可,畢竟這牛肉湯面是面館中最貴的一道面了。
心里定下新的食單,秀晴又去前門街轉了轉。
袁府這間鋪子位于前門街上葫蘆巷巷口,前門街是清榆縣人潮熙攘的熱鬧去處,葫蘆巷卻在街尾,上街游玩的人多半并不行至此處。秀晴卻喜歡這間鋪子既有街市的熱鬧,又有偏安的閑情。
這幾日去鋪子里看了看,原來的商戶本是做些藥材買賣,店里的布置與做吃食大為不同,秀晴畫了些桌椅板凳手稿,托給了大妞她爹。
鋪子后頭的小院晾滿了一排排的竹蓖子,里面裝著許多秀晴不認識的花花草草。整潔干凈,一看就是每天都安排了人灑掃。掌柜的跟她說這些東西到時候都會帶走,院子騰出來給她保準清清爽爽的。
屋子里掌柜的沒有安排人居住,反而儲了些藥材在里面,一走進來,便能聞到一股草藥清香。
床板拆了收在墻角,還有一些簡單家具。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倒不用秀晴另外再費什么心思。
不過郭老娘那邊總是要過去說一聲的。畢竟這段日子以來自己也受到了他們頗多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