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向遼東重鎮,一般多為營兵在戰斗,李朝虎由于作戰勇猛,一點點被提拔為什長,后來又立功勞,上司守備賞識,更看出了李朝虎的天賦,又把他編入了騎兵隊伍。
并且很快累計功勞,提升為哨官,手下有112個騎兵,當時李朝虎志得意滿,覺得自己肯定可以在戰場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可是事情的轉折是在薩爾滸之戰。
萬歷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告天’誓師,宣讀了與明朝的七大恨,并且發表討明檄文,同時率步騎兩萬向撫順周圍的諸堡發起了進攻。
當時李朝虎正在撫順守備處當值,聽聞韃子來犯,頓時磨刀霍霍,準備建功立業,可是守備聽聞攻打他守備的東洲堡竟然來了兩個韃子甲喇,三千兵馬,頓時慌了,韃子的戰斗力那是非常可怕的,三千人馬對一個東洲堡,敗局已現。
于是守備的軍師出了個餿主意,說來的兩只甲喇中有一只甲喇首領是漢人,大人可以派一支兵馬過去詐降,里應外合,先擊退這漢人甲喇,到時剩下一只甲喇,孤軍深入,難以成事,自會退卻。
守備當時感覺這個計策可以用,就詢問派多少人去,軍師說人多了不行,人多了敵人會警戒,派一哨人馬正好。
守備想了想同意了,并且選上了李朝虎,李朝虎當時立功心切當然就同意了,帶著自己所屬的一哨人馬趁著夜色跑去歸順漢人甲喇了。
一切本來還挺順利,漢人甲喇為了表示對第一批投誠者的厚待,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就沒有沒收李朝虎這一哨人馬的馬匹,武器,而是劃了駐地,并且派兵監視。
結果還是出事了,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臥底計劃泄露了,這一下子李朝虎這一哨人馬立刻成了送入虎口的肥肉,那是一場慘烈的屠殺,一夜奔逃,李朝虎的一哨人馬只跑出來八個,當時李朝虎是痛心疾首。
準備帶著八個人回東洲堡找守備大人請罪,可是剛到東洲堡,整個東洲堡已經被韃子占領了,而守備大人連夜就逃了。
李朝虎在路上救了一個行軍書吏,可是一通姓名,對方立刻變了顏色,大罵李朝虎是叛徒,走狗,李朝虎被罵傻了,詢問原因,原來是消息走漏后,守備見東洲堡不保,直接甩鍋,說是李朝虎帶著隊伍叛變,泄露了城防兵力部署,這才導致東洲堡失守,李朝虎成了可惡的叛徒了!
李朝虎當時就傻了,怎么辦,現在百口莫辯,回到明軍,那肯定按照叛徒砍頭,去投韃子,可是自己跟韃子血海深仇,如何能夠踩著兄弟尸骨求活。
沒辦法,李朝虎決定逃,逃回老家,而其余兄弟見哨官要逃,也有想家準備走的,最后跟李朝龍逃回藍田的,只剩下六個人,這六個全是湯溝鎮的人,四個李家的,兩個王家的。
可是回來之后,作為逃兵不敢回族里啊,要是逃回去,這不禍及家人了嗎?沒辦法眾人決定落草為寇,不過他們的名字都是上了大明叛徒名冊的,于是都不敢用真名,李朝虎因此化名張麻子。
其他跟他回來的兄弟也都改名,改姓,趙二姓王,李三與李五是親兄弟,真名,李朝風,李朝雨。老四改姓宋,真姓王,另外兩個跟李朝虎回來的李氏族人,再跟土匪火并的時候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