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話說清楚,誰PK輸了誰閉嘴。”
“PK輸了給梔子道歉。”
“大哥發話了,不道歉,天天揍你。”
線下口舌之爭的上風,在于我敢你不敢,我只要叫號叫住你,你就輸了。
線上口舌之爭的上風,在于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我跟你有沒有矛盾都不重要,我想要踩乎你,只要有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即可,以任何方式都可以,怎么千奇百怪不合乎常理都沒問題。我行你不行,那我就可以對粉絲有個交代,我直播間那些粉絲就可以耀武揚威的打字嘲諷,你們不行吧,輸了的人就閉嘴,老實一點,不然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梔子直播間那位消費神豪‘一生不醉’,見到梔子在直播間內淚眼摩挲的樣子,直接語音連麥:“你跟他打PK就好了,輸了讓他道歉。”
不需要問對方愿意不愿意,只要在‘慢音’規則范圍允許之內,對方不接,你就對粉絲有交代了,不是我如何,是對方不敢。對方不接,粉絲們的戰斗意志也提升起來了,嘲諷對方就更是趾高氣昂,不管支持對方的人說什么,你都可以來一句,你們接一下連麥PK都不敢,還裝什么大尾巴狼,閉嘴老實瞇著得了,再說話,繼續揍你們。
網絡上的‘揍’,就在于自家粉絲認為的我行你不行,很沒道理,卻很實用。
“別接,對方有土豪支持。”
“一生不醉說是銀行卡里還趴著七個億現金。”
“別接,跟她PK不值當。”
吳衛知道這樣的挑釁是無解的,拼錢的東西,要么你耍狗駝子,就是不接人家PK,該嘲諷繼續嘲諷,用言語不斷的攻擊,以此來找回看熱鬧那幫游客覺得你很慫不敢接PK的形象。
不敢,就是慫。
理由,無需,關鍵也是沒人在意,一個網絡非得弄得跟現實一樣循規蹈矩,對不起,我們就是因為現實束縛的太厲害,才會喜歡到網絡上看直播。
剛剛在‘慢音’上直播兩天,也沒有過往的鐵桿粉絲支持,怎么跟‘電母’級別的女主播去進行連麥PK?
(PK連麥:簡而言之,雙方各占一半屏幕同框,在這期間收到的禮物會轉化為能量值,在規定時間內,能量值少的一方視為失敗。)
來自梔子的PK連麥邀請發了過來,吳衛直接點了接通。
諸如你欺負女孩子,道歉,刪視頻的言論鋪天蓋地而來,再有你侮辱傳統藝術,你玷污電影藝術,你是個蛤蟆怪,總之所有網絡上曾經給過吳衛的負面評價,全都有了。
而梔子,也開口了:“我們打一場PK……”
吳衛很平靜的插了一句嘴:“我輸了刪視頻,你輸了現場卸妝嗎?”
“我……”
“我什么我,不同意就算了,要不加上,我輸了刪視頻道歉,你輸了現場卸妝和關掉美顏。好了,我在直播,沒時間答對你們,想好了再給我發視頻連麥。”
啪,吳衛直接將連麥狀態給掛斷了,至于那短短幾十秒鐘,就已經被對方打得沒有能量值的能量條,他在意了嗎?或許對方在意了,可沒到結束時間,自然也算不得輸贏,他不在意,直播間的游客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