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是被自媒體在機場跟拍,氛圍尚可;這一次,吳衛是真正享受了一次明星藝人才會有的待遇,一張EP的新人,能出動十幾家記者舉著話筒往他身邊涌,能有過百人的粉絲團隊到機場接機,這待遇,他有點恍惚,除了保持微笑,被周年東提醒學習的那些應對措施,直接忘在腦后。
還是鐘啟德告訴他的方法簡單有效:“當你有些慌實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時候,就保持微笑。”
車內的空調,帶來足額的涼意,長出一口氣,吳衛從不需要在人前注意說話呼吸是否會有影響形象的口氣問題,口氣清新噴霧,對于需要與很多陌生人進行社交的人而言,若是能夠進行研發生產,那這東西足以賣出要比全球牙膏總銷售額還要恐怖的數量。
不再是悄無聲息的入住酒店,不再是除了章韶涵之外無人關注的小透明,從吃住行到吳衛進入到現場彩排,完全參照參加競演的歌手。
“HELLO!”提前打了招呼,剩下就是作為一名預備役業內人士的自我修養。
吳欣敲開了吳衛的房間,拿著收音設備,后面跟著扛著攝像機的工作人員,這一期的《歌手》從現在就等于開始了。
好在,吳衛并不需要什么準備,他到外面,行李始終都是自己收拾,付凱只是跟隨著章韶涵的助理,去跟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對接,在酒店的房間內,以看似隨意的方式擺放贊助方品牌的商品。
認識,有過接觸,對外聲稱彼此的關系是‘朋友’,吳欣和吳衛既是這樣的業內關系,這是現在的吳衛,如果是之前在飛機上認識的吳衛,那他只能說我與吳欣見過面。
這種程度的熟絡,做節目足夠了,比完全不認識要方便很多,鑒于這一季的《歌手》章韶涵翻紅,賣點頗多,到了總決賽,芒果臺的好些主持人,都跑來湊熱鬧,做個采訪,露個臉,刷刷存在感。
不缺,誰也不會嫌多。
互相寒暄幾句,吳欣帶著攝像機了解一下吳衛的行李箱,等于是給廣大電視觀眾,多一個了解這新偶像的機會,通過生活細節去了解一個人,遠比生硬的去老式訪談類詢問,受歡迎得多。
“我們去彩排之前,有一件事必須安排了,吳衛,你的網絡視頻,我可都看過了,今天打扮這么漂亮,你不覺得應該拍幾張照片嗎?”
在鏡頭前的吳欣,可沒有現實里的任何姿態,她維系的人設依舊是大本營里負責插諢打科的搞怪搞笑擔當,包括這么多年走下來,更多的年輕人走出來,開始有人稱呼她為欣姐了,但在節目里,這個姐卻不能有半點姐的架勢,而是要始終維系大家熟悉的她和海濤形象。
總決賽之前的采訪視頻,會快速剪輯后,放入到當天芒果臺的新聞之中,一部分會放到節目里,更多會放到網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