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知名傳媒維亞康姆集團向Facebook拋來橄欖枝,愿以7500萬美元直接收購Facebook。
這離葉風剛剛入股的時間僅過去半年。
估值就已經從翻到7.5倍。
但小扎克放棄了這個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他在葉風的指引下,看到了Facebook的未來,自然不肯出售公司。
得到消息的華盛頓郵報公司也派人來表明態度:以600萬美元購買Facebook10%的股份,Facebook的估值達到6000萬美元。
然而,塵埃尚未落定,阿克塞爾合伙風險投資公司開出更高的價碼。
阿克塞爾公司將Facebook估值抬高到1億2千萬美元,愿意花1200萬美元入股10%,比華盛頓郵報公司的出資額高出一倍還多。
這么算下來。娜塔麗手中2%的股份,價值就是240萬美元。
看到未來的小扎克仍然不為所動。
這些投資公司就開如游說Facebook的小股東娜塔麗、可兒、小扎克的三個室友。
但無一例外,全部失敗了。
他們更加珍惜各自手上的2%的股份。
葉風旗下的新耀基金也異常慷慨地提供1000萬美元的無息貸款,幫助Facebook繼續發展,將來還視Facebook發展情況繼續提供貸款。
雙方約定,在Facebook估值達到百億美金或者注冊用戶上億時,新耀基金可以優先入股配送。
新耀基金的巨額貸款為Facebook提供了長足發展的本錢。
小扎克預計2005年Facebook就能覆蓋了全美85%的大學生,并計劃逐步向全美高中開放,進一步向所有互聯網用戶開放。2006年注冊用戶即可上億,活躍用戶數量將達到驚人的1000萬。
Facebook將在兩年時間,走完華國QQ五年的發展歷程。
并且由于語言的優勢,在全世界范圍大大超超華國QQ。
……
葉風、羅莎、莫少名悄悄來到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這次,還是由梅森先出面。
畢竟他白人,在美國有天生的種族優勢。
還是華爾街投資互聯網科技的達人。
知名度非常高。
“就是這家公司?”來到這家只有7個員工的Android公司。
羅莎和莫少名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了地方。
他們還以為葉風要帶他們來跟什么大公司合作呢。
“對,就是這家公司。你們不要看這家公司不大,但是里面的創始人,來頭可不小。”葉風感慨道。
等了這么多,終于等到了合適的時機,來面見這位后世美國科技界炙手可熱的人物安迪·魯賓。
他開發的Android手機系統是這個星球上當今最火熱的事物之一。在Android系統的猛烈沖擊下,全球手機市場重新洗牌,諾基亞、RIM等老牌手機巨頭日落西山,來自臺灣的HTC借勢而起,摩托羅拉、三星再現崢嶸,蘋果公司遭遇挑戰……
作為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是改變全球IT產業格局的人之一。
在IT發展史上,Android的作用甚至可以與Windows媲美,正如當年微軟在PC市場的崛起,憑借Android系統的迅猛發展,谷歌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領域搶灘登陸。而安迪·魯賓與比爾·蓋茨相提并論,就連史蒂夫·喬布斯生前對他也敬畏三分。
拋開這些耀眼的光環,安迪·魯賓的身份是發明家、硅谷極客、機器人愛好者、電子產品發燒友、30余項專利的所有者,以及兩家小公司的創始人。
一步步走來,從一無所有到權傾天下。支配他不斷前進的源泉,是骨子里對電子產品的熱愛,是發明創造的本能。
當然,葉風無法給大家說后世所發生的事。
但并不妨礙他給大家講魯賓在這以前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