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以前三峽蓄水的時候,很多的一些古代現代遺跡都沉入水底了,說起來不甚唏噓啊....”
聞言,陳曦也十分感慨道:“正巧,我聽我一個室友說過,她就是北湖豐都人。”
“畢竟,開始于世紀之初的三峽大清庫在人類歷史上沒有過先例。無數的城鎮、民居在幾個月間回歸于承受了它們千百年的土地,就在它們附近,無數新城鎮已經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庫區蜿蜒起伏的山嶺間。“消亡”和“新生”如此近距離、如此大規模地快速演繹著,能夠身臨其境見證這個過程的人是非常幸運的。”
張曉點頭附和道:“嗯,這個我知道,我看過類似的老新聞。”
“當拆除中的千年“鬼城”豐都老城區,都在世紀之初完成,對拆除、清理完畢的廢墟將進行粉碎,然后再夯實,高度不得超過50厘米,不會形成水下障礙。等江水漫上來時,它們將永遠靜靜地安臥水底。”
“而那些曾在這里生活過、喜怒哀樂過的人,那些曾在這里發生過、激蕩過的事,卻不會因水位的上漲而了無蹤影。他們會和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一起,存留在庫區的山水之間。”
“哇塞,零零后表示不怎么了解,突然對三峽歷史很感興趣了....”
“這就是時代的變遷啊!!”
“跟著曉哥真是長見識啊!!了解了以前好多不知道的知識點!!”
“23333每次看曉哥直播我都會準備一個小本本,要么記菜譜,要么記知識點,哈哈!”
“就是就是,現在我媽非常支持我看曉哥的直播,這會她就在旁邊呢。”
就這樣一直交流著,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來到了瞿塘峽。
“這里又名夔峽,全長8公里,西起奉結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的大溪鎮,景色最為雄偉險峻。”
“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奔騰咆哮的長江,咱們一進峽谷便遇上氣勢赫赫的夔門。”
夔門兩岸的山峰,陡削如壁,拔地而起,把滔滔大江逼成一條細帶,蜿蜒于深谷之中。
“這里河寬只有一、二百米,最窄處不過幾十米;而兩岸主要山峰可高達1000-1500米。這里峽深水急的江流,綿延不斷的山巒,構成了一幅極為壯麗的畫卷。正如郭先生《過瞿塘峽》一詩所云:“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