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一個奇葩,一聲殺戮極多,尤其憎恨貪官污吏,眼里容不得半點腐敗,他的死,是百姓的損失,卻是士紳階級的福音。”
“此后,大明吏治逐漸腐敗墮落,官商勾結,民不聊生,縱然有朱棣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與朱元璋相比,都矮了一頭。”
“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收復了華夏山河,使中原神器,再歸漢人之手,功績彪炳,沒有人可以磨滅,千古一帝,名副其實”
“當然,今日我們要去見到的,并非是這位不大好相處的洪武皇帝。”
易澤笑了笑,笑容非常有感染力,將屏幕前的觀眾,從之前的哀傷之中拉了回來。
“我們要去見到的,是另一個不大好相處的人。”
“他,是大明天下的救世主”
“他,是大明百姓的守護神”
“他,以一己之力,為大明續命兩百年”
“他的名字,在青史上染墨重彩”
“他的事跡,于天地間可歌可泣”
易澤的聲音逐漸的多了激昂。
他并沒有提及這個人的名字。
但是,電視機前的絕大部分觀眾,都在第一時間想起了他的名字。
“于謙,絕對是于謙”
“千磨萬擊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為于少保贊。”
“大明朝最硬的風骨,也是天下讀書人的風骨。”
“他忠的不是朱家,而是這個天下。”
“于謙,一個不能被遺忘的名字,他的重量。不比岳飛文天祥差”
觀眾們很容易就猜出來了。
大明朝皇帝奇葩很多,因此名氣都挺大的。
但是臣子之中,名氣最大的,當屬于謙。
同時,他也是名聲最好的。
易澤一步走出,天地間山河流轉。
“一三九八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或許是上天垂憐,在這位天下的守護者離世的同時,后繼者已經降生,他便是于謙。”
“于謙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隱居不仕,而于謙自小便有為國盡忠的理念。”
“而今我們熟讀成誦的石灰吟,是于謙在十二歲時所作。”
易澤說的很簡略,并不詳細。
并非是他不想詳細的敘述一遍,而是對于像于謙這樣的英雄,其事跡實在不該由他提及。
這樣的英雄人物,應該是全體華夏兒女都能耳熟能詳,并在心中作為榜樣的存在。
而并非是易澤介紹兩句而已。
星河流轉,時光流逝,轉眼匆匆。
于謙的成長,在時光長河之中,不過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罷了。
今人與古人的相遇,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
易澤選擇的時間點,恰恰是于謙出獄之時。
英宗在位期間,寵信宦官王振,以至于王振跋扈專權,橫行霸道。
朝堂之上文武群臣,因為王振受寵,紛紛選擇巴結,每次面見,都會選擇奉上金銀財寶。
但于謙沒有
他天生就不是會阿諛奉承的人物。
也正因為如此,于謙遭到了王振的嫉恨。
君子遇到小人,往往小人會取得勝利。
于謙被誣陷入獄,判處死刑。